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孔子返回住所,三月不曾出門。不數日又來見老子說:“我知道了。鳥鵲孵卵而化育,魚類傳沫而生子,蜂類昆蟲遙感而自生;尤其是那昆蟲,一生下弟弟,哥哥就哭泣(因以母奶喂嬰)。我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和造化冥合,沒有看到萬物的天性,怎麼能去教人呢?”
老子說道:“不錯,你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了。”(《莊子》外篇第十四章《天運》)
五
孔子去見老子,老子剛洗過澡,正披頭散髮要晾乾它。但見他木然直立的神情,煞是驚人,看起來就像是具屍體。孔子只得在外面等了一會兒,才再去求見,他說道:“是我眼睛看差了?還是事實本就是如此?剛才先生的形體就跟枯木一樣,卓然直立若脫離了人世。”
老子說:“我正在萬物剛開始的境界中游蕩。”
孔子問:“這句話怎麼說?”
老子答:“這種境界很難說得明白。不過,我還是把大概的情形告訴你吧!天地的陰陽之氣,本是一動(陽)一靜(陰);靜出於天,動來自地,陰陽相交,萬物叢生。你可以看到這種現象的關係,卻看不到陰陽兩氣的形體。
“陰消陽息,夏滿冬虛,夜晦晝明,日遷月移等變化,無時不在進行,卻看不到它的功能所在;生有起源,死有歸宿,遺憾的是卻又找不到它的端倪和窮盡。這一切的一切若非道在推動,那會是誰?”
孔子又問:“請問在萬物剛開始的境界中閒遊是什麼感覺?”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想象的孔老會談(3)
老子回答說:“能夠到達‘道’的境界,必是最完美,最快樂的。也惟有至人才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孔子問:“你可以再詳細地說說嗎?”
老子答道:“譬如:食草的野獸,不怕移居草澤;生長水中的昆蟲,不怕移居池沼。這是因為它們的變動少,沒有影響到它們正常的生活。瞭解這個道理,那麼,喜、怒、哀、樂的變化,也就擾亂不了我們的心懷,因為萬物本就是同一的啊!
“知道天下萬物本為一的道理,便會視四肢百骸為塵垢,生死迴圈為晝夜一般,對那身外的得、失、禍、福再也不會去計較。能做到棄聲名如拋泥土一樣的人,知道本身的一切重於外在的得失,也就能與時俱變,不會因外界的變化而覺得喪失了什麼。
“何況那萬物的變化,原就是無終無始,人心有什麼好憂慮的?唉!惟有修道的人,才能瞭解這個道理啊!”
孔子問:“先生的德性已可配合天地,還需依賴‘智言’來修養心性。古代的君子不知道修養心性的事,那麼他們是怎麼成為君子的呢?”
老子說:“你這就錯了。拿水來說吧!水相沖激,自然成聲,這是水的本質。至人的道德,也就像水激成聲一樣,是來自‘自然’,不是‘修為’。
“天自然就有那麼高,地自然就有那麼厚,日月自然就有那麼光明,難道它們又有什麼修為嗎?”
孔子回去後,把這些話告訴了顏回,然後說道:“對於大道,我就像甕中的蠓蟲一般,瞭解得太少。要不是先生為我啟蒙,到現在我還不知道天地有多大呢!”(《莊子》一外篇第二十一章《田子方》)
六
孔子對老子說:“一些研究政治之‘道’的人,常常為是非、可否的觀點爭執不下。辯論的人說:‘離堅白、別同異是很容易的事,就好像把它們懸在屋角一樣,是再簡單不過了。’這種人可以稱作聖人嗎?”
老子回答說:“這種人和掌樂舞,掌占卜的官一樣,被技能所累,不過是勞形傷身罷了。狗要不是因為會捕狸,怎會招來憂患?猿猴要不是因為身手敏捷,又怎會被抓出山林的?丘啊!我告訴你一些你從未聽過和你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事吧!
“世上有頭有腳、有始有終、無心無耳,而能自化的人很多,但卻沒有一人知道有形無形能同時存在,以及動若止,死若生,窮似達的道理。
“治事在於隨順各人的本性,一任自然的發展,若是能忘掉周圍的事物,忘掉自然,甚至能忘掉自己,就可以和自然冥合了。”(《莊子》外篇第十二章《天地》)
七
孔子見了老子,回去後足足有三天不曾開口說話。
他的弟子問他說:“老師見了老子?給了他什麼忠告呢?”
孔子說:“給他忠告?我到現在才看見龍啊!龍的精神相合就成妙體,跡散便成彩雲,能夠乘坐雲氣便能配合陰陽了。看到這種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