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盛景,陽明又添一份愁情:故國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正兀自感慨,草叢中幾個探頭探腦的土著走了過來。
土著們已經暗中觀察了王陽明很長時間,就像《上帝也瘋狂》裡面的非洲土人第一次看見從天而降的可樂瓶一樣,疑惑而又警覺。但隨著瞭解的深入,土著們一致認定這個新來的驛丞還是比較靠譜的,就是有些腦殘,經常念一些他們聽不懂的句子。
於是,一番嘰裡呱啦,手腳比劃,語言不通的陽明竟和土著們成了朋友。閒暇時,就著土罐瓦盆,舉起濁杯破碗,喝它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既已退無可退,狂笑高歌,放浪形骸,又有何妨? 。。
23 黃鐘譭棄 瓦釜雷鳴(2)
陽明是閒不住的人,自從和土著們成了朋友,他便時常出沒於叢林山洞之間,同土著和流亡至此的漢人們談天說地,論古道今,並利用當年在工部上班時學到的知識,教他們伐木建屋,替他們排憂解難。很快,當地居民都將這位龍場驛丞視為能人、友人、乃至神人。
土著們心地單純,知恩圖報,用陽明教給他們的方法,在一個向陽的山坡上破土奠基,砍竹伐木,不到一個月就建成了一所方圓幾十裡最大的房屋,有客廳、有涼亭,氣勢恢宏,贈與陽明。
老百姓自發為父母官大興土木蓋官邸,不知現如今那些樂此不疲擴建豪華辦公樓,搞得民怨沸騰的政府官員作何感想?
陽明望著拔地而起的新居,土著們臉上純樸的笑容,感動不已。
漸漸地,附近的學子們都聽說陽明貶謫至此,紛紛前來求學,陽明遂將此居命名為“龍岡書院”,臥室取名為“何陋軒”。
為記述此事,陽明寫了一篇《何陋軒記》。原文很長,其中有一句很重要,是他思想的轉折點,也是後來悟道的先聲: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繩之木,雖粗礪頑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
就這樣,龍岡書院成了陽明的講壇,成了他的精神寄託。強者自渡,聖者渡人,陽明不是支教教師,卻用他的思想一點一滴地影響著大明朝最為偏遠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