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戶外旅行的概念,來自西方,是波希米亞主義在中國的變種,其駭世驚俗的口號是“不走尋常路,只愛陌生人”!目的嘛,據說是想在自我折磨的旅行中,體驗更深更大的精神感受,乃是一種屬於小資層次的時髦。
當然,驢友,特別是酷驢,不是我們一些人想象中的托缽僧、苦行僧,在他們的大揹包裡面,基本的必需品比如什麼墊子、睡袋、鞋、帳篷、水具、地圖、指南針、太陽眼鏡、藥品等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人擁有衛星定位器GPS、專業的登冰山用的冰鎬、冰錐以及潛水器材等,高階的“驢友”,花費不菲。
在2000年青海玉珠山上的山難事件中,我的一位非常年輕的同事,因為領隊的疏忽和欠缺經驗,在忽遇暴風雪的情況下,與登山的團隊走失。最可惜的是,他其實已經躲過了暴風雪的最大危險,並且走到了雪線以下,但因為疲勞過度,從前沒有任何攀登高山經驗的他,竟然在山坡上躺下休息。這一躺下,就再沒有起來。他遇難的時候,年僅29歲。
我們同事間私下都議論說,小周登山,無非是效仿深圳的王石;而王石,效仿的是英國的布朗森。但我們大家一直忽略的是,即使山死了,王石、布朗森也死不了!這些企業家、大富豪,他們身後有那麼強大的支援、救護團隊,有錢,有勢,有人脈。而我們的同事,只是參加了一個廣州售賣戶外用品的商人充當領隊的業餘班子,心血來潮,竟然敢去攀登6000多米高的山峰。
當然,特別讓人心酸的,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