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2/4頁)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我斷然否認這個人是卑鄙的,假如他說〃人之所欲略同〃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箴言的話;而是因為他硬要用有效的互惠性作為全部交往的基礎,以致一切行動都成了我們對所受實惠的分期償還。在這裡,前提就是最低等的卑鄙。因為,在這裡,我與你之間,行為的等值變成了前提;在這裡,等於取消了行為的人格價值(而人格價值是根本無法償還和抵消的——),〃互惠性〃就是卑鄙性;因為我之所為,乃是他人不得幹、也不能幹的,是抵消不掉的(——除了在精心安排的〃同等身份〃的範圍內——)。更確切地說,人們絕不可償還什麼,因為人們乃是一次性的,而且只做一次性的事——這個基本信念包含了貴族政體之所以要同庸眾劃清界限的原因,因為庸眾相信〃平等〃,也就是相信可償性和〃互惠性〃。
〈16〉
假如我們成了〃失望者〃,那麼原因不在於我們沒有睜開眼睛面對生命,而是隻顧去看形形色色的合意性了。我們帶著輕蔑的怨恨,盯著那個所謂的〃理想〃。因為,我們之所以看不起自身,是因為不能始終壓制那種荒唐的衝動,也就是人稱〃理想主義〃的那個東西。姑息,強似失望者的抱怨。
〈332〉
〃人就應該是人〃,這句話在我們聽起來就像〃樹就應該是樹〃那樣地索然無味。
〈882〉
人們承認希臘人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是優越的——但是,人們雖然一味嚮往這樣的人,卻不考慮他們產生的原因和條件。
〈244〉
人心理欺騙的頂點在於,某人按照自以為是的善、智、力、貴的偏見,認為自己就是初始和〃自在〃——。因為,這裡根本沒有考慮到全部的原因性,而任何善、任何智慧、任何權力則正是因此而存在的,並且從而取得價值的。簡言之,不可認為最終的和等級森嚴的出身因素都已具備,而是當作設定的〃自在〃,甚至當成一切形成過程的原因……假如我們從經驗出發,從一個人大大超過一切人性標準情況出發,那麼我們就會看到,任何高等的權力本身都包含超善惡亦即超〃真〃、〃假〃的自由,而且這種自由不允許考慮善本身想要達到的目標。因為,我們又一次把善當成一切程度的智——善在智中被拋棄了,就像〃真實性〃、〃正義〃、美德和其他流行估價一樣。最後,一切等級的善本身就被拋棄了。因為,善已經就是以精神的近視和粗糙為前提的了,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同理,不可在較長的距離上區分真與假、利與害,這不也是以此為前提的嗎?最高善的高度權力也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消除禍害〃),為什麼對此諱莫如深呢?——其實,請看〃愛的上帝〃給自己的信徒提出了什麼要求吧;要他們為了遷就〃善〃而毀滅人類。——事實上,也就是這位上帝在世界的真正特性面前竟然變成了最近視的、著了魔的和軟弱無力的上帝,因為,最後人們要問:他的構想有多少價值!
的確,知識和智慧本來是無價值的;善同樣沒有價值。因為,人們首先得有個目的,由此出發,這些特性才會得到價值,或非價值。——也許真有這樣一種目的,由它出發,極端的知識就成了高度的非價值(彷彿極端的欺騙就成了提高生命的前提之一似的;同理,彷彿善會使偉大的渴望的彈簧疲軟似的)……
假如我們人的生命變成了生命的本來面目,那麼迄今為止,一切〃真理〃、〃善〃、〃神聖〃、基督教的〃神性〃就都成了巨大的危險。——目前,人就處於危險之中,違背了生命的理想性,就有滅頂之災的危險。
〈474〉
有人認為,主體和客體之間有某種適當的關係;認為,客體乃是內觀的主體,這是好心的構想。我想,它一定有過舒心的日子。我們意識到事物的標準完全取決於變成意識的職能的粗糙的功利性:意識的這種偏見怎能保證我們去說明與現實性有關的〃主體〃和〃客體〃呢!
〈651〉
人們無法從要求自我儲存的意識中派生出細胞核最低階、最原始的活動,因為細胞核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攝取比儲存的需要還要多的物質。值得注意的是,它未能以此〃保住自身〃,而是解了體……這裡起主導作用的慾望,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不要儲存自我的意願,因為,〃飢餓〃,這就是對這些複雜無比的生物的說明(——飢餓乃是慾望專門化了的和出現較晚的形式,是分工的表現,服務於君臨其上的、更高的慾望)。
〈309〉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在尋找道德的產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