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正的新聞來寫進標題!”
過了一會兒,稿件送過來了,我先看標題:《北京、昆明將是唯一可以接收繞月衛星傳輸資料的地方》。小夥子接受了我的意見,算是把“新聞”做進了標題。
通篇看完之後,我將標題又改為《“嫦娥一號”傳回的“天籟之音”將在北京、昆明兩地接收》。一是因為既是北京、昆明兩地都可以接收,就不能說是“唯一”,原標題不準確;二是因為稿子裡講屆時接收的主要是繞月衛星傳送回來的30首歌曲,是真正的來自太空的“天籟之音”。
。。
成稿之後,能不能給自己提上幾個問題?(1)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嗯,稿件寫得有聲有色。能把一篇正面的經驗報道寫得可讀性這麼強,說明你下了工夫。”伍曉陽站在我旁邊,看我一字一句審改他的稿件《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和諧社會的潤滑劑》。
這是我佈置他採寫的一篇稿件,完成得相當出色。只是看完之後,我心裡有一個疑問:矛盾調處中心好是好,但各地都已經建立有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什麼還要再搞出這麼一個調處中心的機構?這不是機構膨脹、職能重疊嗎?
伍曉陽根據他採訪時瞭解到的情況詳細向我解釋: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組織,有很多問題單靠群眾組織是調解不了的;而調處中心則是政府設立的,代表政府對矛盾糾紛進行依法調解,有相當的行政效力。調處中心統一接件,對社群人民調解委員會有指導的職責,有些事情可以交給他們去調解……
“把你講的這些寫進稿子去呀。”我笑著說,“聽你這麼一解釋,我對這個調處中心與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關係算是弄明白了,可是很多讀者怕是還弄不明白呢。”
既然我都有這樣的疑問,那麼普通讀者也一定會產生這些質疑。我們既然已經預先想到讀者可能會提出些什麼問題,那麼就應該在稿件中回答它。
“我覺得做記者要養成一種思維習慣:寫稿的時候我們儘可以一氣呵成,但報道寫完之後,能不能不急著交稿?不妨把自己當成普通讀者,用‘挑刺’的辦法,自己給自己提上幾個問題。”
可能,自己能夠想到的問題總是有限的,但要養成去想的習慣;只要拼命地去想,不挑出點毛病誓不罷休,我就不信提不出幾個疑問來。
也許,自己給自己稿件提的這些問題不能解答讀者的全部疑惑。一篇稿件見報、上網之後,讀者特別是網友往往會提出一些你想都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問題,對你報道的新聞事實或者某個細節表示質疑。我們不可能讓讀者對我們的報道完全不懷疑,但如果我們在成稿之後、發稿之前經過了“自我質疑”這麼一個思考過程,並在稿件中有所釋疑解惑,至少讀者有可能提出的主要疑問我們自己也還是能夠預想到的。能把主要的疑惑在稿件中加以解釋,報道的可信度定能大大增強。
有許多虛假新聞、失實報道的出籠,並不是記者有意要去造假,而是被捕捉到新聞的喜悅衝昏了頭腦,成稿之後沒有給自己提上幾個問題,忘記了“自我質疑”一番。
像近一段被網上廣泛質疑的“華南虎”照片,網友覺得疑點很多。如果編輯們在刊登這張照片之前也能有意識地去找找疑點,我不信讀者都能看出的問題,經過那麼多專業訓練的編輯記者就愣是看不出來。
“華南虎”照片之所以備受關注,因為它不僅僅就是拍到一張照片那麼簡單,而是證明了華南虎在中國並沒有滅絕,這就非同小可了。但讀者、網友們自然不會輕信這樣的結論,所以不能怪現在的讀者太會吹毛求疵,要怪只能怪有關的編輯記者沒有預先設想到讀者有可能提出的疑點,並對這些瑕疵事先作一些補救。被疑有假之後,相關編輯記者才想到去採訪一些當事人,並透過當地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稱“這張照片的拍攝過程絕無疑問”。但是,已經疑竇叢生的讀者還會相信這樣的說辭嗎?早幹嗎去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成稿之後,能不能給自己提上幾個問題?(2)
自己精心採寫的報道受到置疑,編輯記者心裡都是很鬱悶的,也會很委屈:讀者為什麼會往那個方向去想呢?我怎麼就沒有想到讀者還會提出這麼個問題來?很簡單,記者和讀者都有各自的思維定式:記者總是因為相信自己所採訪的東西才會去寫稿,而讀者的思維定式是“值得懷疑”。記者和讀者思考的方向自然不是“一路”。
這就是說,如果記者能夠改一改自己的思維定式,對自己所寫的新聞也能像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