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稿件中寫到為了抓好入湖河道的日常維護,環保部門專門從沿河村民中聘請了350多名河道協管員,這也是公文語言;而我可能會寫我們採訪到的一個河道協管員,寫他每天要做的工作,寫他如何勸阻和監督村民群眾往河裡排汙,寫他對管好入湖河道的感想和認識,而這些才是新聞語言。
要是我來寫這樣一篇介紹洱海治理經驗的報道,我告訴浦超我的想法:我想沒有必要去寫環保部門介紹給我們的“提高認識”“理順體制”等六大治理舉措。如果六條都寫,受篇幅的限制,每條措施都只能一兩百字概述一下主要內容,這樣對每條措施的介紹就只能是枯燥乏味的公文語言了。而我會提煉出洱海治理中創造出的幾個最新鮮、別的地方沒有做過或者做不到位的好辦法,如“行政區劃為洱海治理而調整”、“環湖截汙管道可地下跑車”、“洱海邊上連垂釣的身影都沒有了”、“350名協管員管住入湖河道”、“沿湖農村也有了垃圾清運車”等等,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辦法遠比“領導重視”“理順體制”等公文語言更有新聞價值,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我會把提煉出的這幾條新辦法每個做成一個小標題,用生動的細節、鮮活的例子來寫。五點啟示也可以全部不要,而把這些意思放到每個新辦法之中,透過沿湖群眾的感受來表達。群眾的樸實語言要勝過記者自己去總結歸納出的幾條幹巴巴的“經驗”和“啟示”。
“如果採用這種創新的辦法來寫洱海治理的經驗,應該可以跳出經驗報道‘公文化’的窠臼了。”我說。
改進和創新正面報道是整個新聞介面臨的難題,尤其是經驗類報道更難突破。
“伍總,我就按照你講的思路再寫一篇,爭取有所突破!”浦超的勁頭上來了。
把新聞採訪背後的故事告訴讀者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記者李倩來說,《新華每日電訊》編輯曹波又打電話催我們寫一篇採寫羅金勇、羅映珍夫婦感人事蹟背後的故事。
《電訊》開設了“新聞背後”的欄目。以前,記者覺得采寫經過之類的東西不是新聞,只有寫業務文章的時候才會想到去寫這些,認為只有圈內人才會對新聞背後的故事感興趣。
其實不然,把採寫新聞背後的故事告訴讀者,有助於讀者增進對新聞本身真實性的認識。尤其是典型人物的報道,讀者往往心存疑慮:是不是真的就像你們寫的那樣好呀,怕是你們記者筆下生花吧。
這時候,你把採訪的前前後後,把你對新聞事件、新聞人物的感受和認識都原原本本和盤託給讀者,既滿足讀者的好奇心理,也解開他心中的疙瘩。
所以,新聞背後記者的活動和經歷,也是新聞。這樣的新聞能拉近讀者與記者、讀者與新聞人物之間的距離。
2004年,我寫交通局長的楷模趙家富,除採寫主打通訊《有這樣一位交通局長》之外,還專門寫了篇《對一位英模人物的“汙點”調查》,講的就是我們作為記者對趙家富事蹟調查核實的過程。新華社破天荒地作為通稿播發,結果引起的社會反響甚至超過了主打通訊,還被認為是典型人物報道的重大創新。
新聞背後的新聞,某些時候新聞價值甚至大過新聞本身。
“那寫些什麼呢?比如,我們是從公安廳的一臺晚會上知道這件事的,羅映珍一開始很不配合我們採訪,還指責我們是不是想透過寫她來出名,這些事能寫嗎?”李倩小心翼翼地問我。
我笑了:“為什麼不能寫呢,就是要把新聞背後鮮為人知的那些細節告訴讀者。要寫讀者想知道而又無從知曉的東西,如,這個人物是怎樣發現的?是記者自己採訪到的還是有關部門策劃的?羅映珍的日記真的是她自己寫的還是記者代筆的?記者寫的時候有沒有做什麼‘小動作’等等。把讀者的這些疑問原原本本、老老實實作個交代,是對讀者的尊重和負責任。”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從“工作視角”向“百姓視角”轉變才能使報道“三貼近”
2005年5月15日 星期日
開啟電腦,看到陳鵬發來一篇稿件:《雲南“無障礙旅遊”時間表遭到質疑》。
這是陳鵬在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進行旅遊業專題調研的成果。小夥子這回沒少花力氣,調研非常深入,問題抓得準,稿件也有相當的思想高度。看得出來,小夥子努力想把稿件寫得生動一些,遣詞造句都很講究,還引用了大量採訪物件的直接引語。然而,通篇讀下來,仍然略感枯燥。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