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概還是因為工作性、專業性太強的緣故吧。旅遊業界的專業人士也許尚有興趣讀完這篇稿件,但要是一個普通的讀者來讀,就要耐著點性子了。
將近3000字的稿件,只聽見雲南省旅遊局說:要抓緊推行“無障礙旅遊”。然後又聽見旅行社和各州、市旅遊局說:“無障礙旅遊”行不通。推行者、反對者都各有一番道理,講道理時還都是一套一套的旅遊專業術語,能不枯燥?
這實際上是一個報道視角的問題。所謂報道視角,就是我們站在誰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以及我們採寫的新聞是從誰的角度來反映問題。記者採訪新聞,往往習慣於“採訪物件視角”,把我們的報道視角等同於採訪物件的視角。我們採訪誰,就自覺不自覺地從誰的視角出發來寫新聞。
在實際工作中,工作性、專業性太強的新聞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遙遠。而受歡迎的新聞,是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三貼近”新聞。工作新聞是記者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採寫的,是不是工作新聞就一定是工作性強、不受讀者歡迎的呢?工作新聞能不能也儘量做到“三貼近”?
答案是:工作新聞也是可以做到“三貼近”、可以受到讀者歡迎的,關鍵是要轉變報道的視角——從工作視角向百姓視角來轉變。
比如說,新聞講政府近期開展了某項工作、出臺了某項政策,這就是“工作視角”。但我們如果不直接講政府的工作,而是講某一個群體的老百姓最近生活狀況有了些什麼新的變化、受到哪些方面的影響;不停留於轉述政府出臺的某項政策,而是深入挖掘這項政策給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的方方面面的影響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