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薊岜幻�奚霞婦洌喚衲甌ǖ賴牡潞曛蕁巴�閒歐謾本�樵諶��還惴和乒悖�庥質溝夢以詰潞晟��恫ァ��
雖然說記者應該不圖名不圖利,但不能不圖報道的影響力。以我的經驗,絕不是隻有批評報道才有影響力,正面報道精品的影響力也能產生“轟動效應”。
而且,既報憂又報喜,有憂報憂,有喜報喜,是一個記者尊重職業精神、堅守客觀公正原則的體現。一個地方出了醜聞,“一醜遮百好”,也不是媒體應有的態度。
媒體和記者常被人諷為“吹鼓手”,每個記者無論喜歡不喜歡作正面報道,日常工作也都免不了“以正面報道為主”。要說的是,應景式、應付式的正面報道即使做得再多,也不會給你增添多少“美名”。讀者對“吹鼓式”的正面報道實在厭煩,因此,正面報道必須更用心去做,在採寫每一篇正面報道的時候都得想:正面的東西要產生反響,比批評報道要難得多了,所以要花比作批評報道多上好幾倍的精力才行。
第三,多作關注民生的報道會為你贏得廣泛尊重。關注民生,是新聞工作者走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一個記者如果能對民生問題保持持續的關注,人民群眾也就會對他給予特別的關注。
這些年來,我把貧困農民、邊疆少數民族、低收入群眾等困難群體始終裝在心裡,每年都要精心策劃一批民生報道。2004年,我深入雲南7個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區,很多地方都是山高路遠,不少地方從來就沒有記者造訪過。我們這一組報道首次集中、系統地把這些居住在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鮮為人知的生存狀態傳達給外界。報道引起很大的反響,並直接推動了國家“人口較少民族扶持工程”的出臺。2005年,我和幾位同事三訪苦聰山寨,報道苦聰人所面臨的困苦,促成國家有關部門在苦聰山區實施了徹底改變苦聰人命運的扶貧攻堅,苦聰人民自撰春聯,把我們稱為“苦聰人的恩人”。苦聰群眾還自發上山採了幾桶野蜂蜜,千里迢迢從大山深處運到昆明,送到我們手中。我至今仍珍藏著這一桶沒有經過任何加工,還摻雜著蜂窩、枯枝、敗葉的蜂蜜,沒有捨得吃。
對於一個記者來說,這應該就是最高的獎賞了。得到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同和愛戴,比獲得新聞評獎還要讓我滿心歡喜!
記者要成為講故事的高手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今天開始,我做值班總編,一個月。
雖然是星期天,記者們的發稿熱情仍然未減,一個上午就處理了10多條稿件。為大家的敬業精神感動。
印象深刻的是記者李倩發來的一篇稿件。今天是香港迴歸十週年,李倩主動抓來了一條鮮活的訊息:《香港學子云南快樂實習》。
香港大學生到內地實習,而且是到雲南的媒體來實習,本身就很有新聞性;放在香港迴歸十週年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從香港學子首赴雲南實習這個小切口來反映滇港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就更有新聞價值了。新聞抓得準不多說了,特別值得稱道的還是這篇訊息的寫作。
如果按照我們早已熟悉和習慣的傳統的訊息寫作模式來寫,我想導語有可能會寫成這樣:“為了加強滇港兩地的交流合作,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近日組織了27名學生赴雲南實習。”
接下來,也許會寫滇港兩地經過磋商,決定從今年起接受香港學生來雲南實習,這批香港學生被安排在雲南電視臺、雲南人民廣播電臺和《春城晚報》等媒體實習採訪。最後,頂多再引用一兩個實習學生的話來表明這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有助於增進香港學生對內地的瞭解,很受香港學生的歡迎。如此這般,一篇典型的、嚴謹的新聞訊息也就寫成了。
但是李倩沒有這樣寫。她沒有乾巴巴地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五個W齊全就萬事大吉,而是給讀者講了幾個小故事:在導語部分,她首先講了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系學生陳詩慧每天早晨擠公共汽車到《春城晚報》社去實習的故事,然後講陳詩慧採寫了一篇叫做《歷史的今天》的稿件,寫的就是關於香港迴歸、滇港合作的內容,緊接著又講了前些天陳詩慧去採訪“愛心送考”時發生的小故事、這批學生的領隊吳偉強如何照顧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的小故事、其他學生如何喜歡吃雲南過橋米線和喜愛昆明漂亮又便宜的鮮花的小故事。透過這樣一個個小故事、小細節,把“香港學生赴雲南實習”這件事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留給人“過目難忘”的深刻印象。
人的天性是喜歡聽故事,而不喜歡聽刻板的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