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果——我拜訪了許多企業和行業團體,它們正目睹長尾奧秘改變它們的世界。最後,本書也是我與數十個企業和管理者協同合作的結晶,他們與我分享了數不清的內部資料,讓我從前所未有的角度審視了網路時代的新市場微觀經濟學。
令人興奮的是,在全世界諸多Google、亞馬遜、Netflix和iTunes式企業的資料庫中,這種21世紀的經濟趨勢的輪廓已經可以看出。這些數百萬兆位元組之大的顧客行為資料庫中蘊藏著一條線索,你可以從中探索消費者在一個選擇無限的市場中會如何行動——這個問題在不久之前還沒有太多意義,但現在,理解它已經變得至關重要。
令人吃驚的是,沒有幾個經濟學家看過這些資料,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這樣要求過(與我合作的學術界人士大多來自商學院,只有幾個是經濟學家)。也有個別例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哈爾·瓦里安(Hal Varian)在Google任兼職,而拍賣理論經濟學家們熱愛eBay就再正常不過了。但這樣的例外少之又少。在此之前,本書中所使用的一些資料從未有人眷顧。
考慮到這個領域的未知性,我想辦法求得了各方專家的協助。作為一種實驗,我在上的個人部落格上以公開方式解決了許多比較棘手的概念和表達問題。舉個例子來說,整個過程通常是這樣的:我會發帖子提出一種還不夠成熟的觀點,解釋80/20法則為什麼正在變化,然後會有數十位聰明的讀者寫下評論、發e…mail或是在他們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言,向我提出改進的建議。不知何故,這種業餘的公開研討會竟然引來了日均5 000人以上的讀者。
在軟體業中,開發商經常會向那些最熱心的使用者們提供程式測試版(“beta”版)的程式程式碼。作為先睹為快後的回報,這些使用者會用他們自己的機器、自己的方式測試這個程式,找出開發商沒有注意到的錯誤。這種beta測試對應用軟體的生命力至關重要。我希望同樣的過程(公開對我的許多觀點進行壓力測試)已經讓這本書變得更好,至少是更合理了。
這裡我應該指出,公開對觀點進行測試和公開地寫一本書是大不相同的。儘管有許多人嘗試過後者(將草稿貼在網上,有時候甚至允許讀者們集體修改),但我主要把部落格當成一種研究日記來用。實際的寫作過程,還有後文的大多數內容,我都是在網下完成的。
最後還得強調一下本書的淵源問題。儘管“長尾理論”這個詞是我發明的,但說到利用線上零售的經濟效益大規模銷售相對非熱門的產品,這卻不是我的創意。這個概念是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在1994年前後提出的。我曾請教過他,也請教過他在Netflix、Rhapsody的同行和其他一些一直在實踐這種理念的人,我的大多數收穫都來自於同他們的談話。
這些企業家才是真正的發明者。我只想嘗試著將他們的成果提煉為一個框架。當然,這就是經濟學的任務:它力求用簡明易懂的框架來描述真實世界的現象。這個框架本身也會帶來理念的進步,但若與那些率先發現、率先行動的先驅者的偉大創新相比,比框架便黯淡無光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一章 長尾市場(1)
技術正在將大規模市場轉化成無數的利基市場
1988年,一位名叫喬·辛普森(Joe Simpson)的英國登山家寫了一本叫做《觸及巔峰》(Touching the Void)的書,講述了他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一段令人心痛的生死歷險。儘管這本書得到了不錯的評價,但卻不太暢銷,沒多久就被大多數人遺忘了。10年之後,一件奇怪的事發生了。另一本有關登山悲劇的書——喬恩·克拉考爾(Jon Krakauer)的《走進空氣稀薄地帶》(Into Thin Air)引起了轟動。突然之間,《觸及巔峰》又開始熱銷了。
書商們開始宣傳《觸及巔峰》,把它展示在《走進空氣稀薄地帶》的旁邊,而它的銷量也在一路上漲。2004年初,IFC電影公司(IFC Films)為書中的故事拍了一部文獻片並大獲好評。此後不久)出版社推出了這本書的修訂版平裝本,結果該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一連停留了14個星期。到2004年中,《觸及巔峰》的銷量已經是《走進稀薄空間》的兩倍還多。
玄機何在?答案是網路世界口耳相傳的威力。在《走進空氣稀薄地帶》剛剛出版的時候,幾個讀者在亞馬遜網站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