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竹簡《養生方》有王子巧(喬)向彭祖問養生的記述。《淮南子泰族》雲:“王喬、赤松,去塵埃之間,離群慝之紛,汲陰陽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躒虛輕舉,乘雲遊霧,可謂養性矣。”③王喬、赤松子皆屬南方楚越神仙,後來傳稱王喬即太子晉,越地神仙王喬遂隱。然晉人葛洪猶言吳越間行氣事,後世道書有《王子喬導引法》《王子喬導引圖》等,仍約略可見其影響。
(二)太子王喬。傳為周靈王太子晉。《歷世真仙體道通鑑》雲:“王君名晉,字子喬。亦名喬,字子晉。周靈王有子三十八人,子晉太子也。生而神異,幼而好道。雖燕居宮掖,往往不食。端默之際,累有神仙降之,雖左右之人弗知也。”④後得天台山浮丘公降授道要,修“石精金光藏景錄神”之法,又於靈王二十二年,接之登嵩高山。
後數年之七月七日,“乘白鶴謝時人,昇天而去。遠近觀之,鹹曰:‘王子登仙。’……
昇天為右弼,主領五嶽司侍帝晨,號桐柏真人,理金庭洞天。”⑤《元始上真眾仙記》稱其位居“金闕侍中”。《雲笈七籤》在釋尸解法時,特別提到王子喬墓在京陵,戰國時復有發其墓者,唯見一劍在室。則視王喬為尸解仙。又傳王子晉曾從浮丘公受丹道,故金丹道士亦尊奉之。
因王子晉在幾位王喬中聲名最盛,五代時受封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又封“元應真人”,高宗紹興(1131~1162)年間加號“善利廣濟真人”。
(三)葉縣令王喬。《後漢書方術傳》載:“王喬者,河東人也。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
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西飛來。於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乃詔尚書課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每當朝時,葉門下鼓不擊自鳴,聞於京師。後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排,終不搖動。喬曰:‘天帝獨召我邪?’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宿昔葬於城東,土自成墳。其夕,縣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無知者。百姓乃為立廟,號葉君祠。牧守每班錄,皆先謁拜之。吏人祈禱,無不如應。若有違犯,亦立能為祟。……或雲此即古仙人王子喬也。”⑥河東在今山西。
相傳他在漢明帝時為尚書郎,出為葉縣令。道教奉之為神仙,《洞仙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二十皆有其傳。《洞仙傳》稱:“漢法,畿內長吏節朔還朝,每見子喬先生至,不見有車馬跡而怪之。明帝密使星官占候,輒見雙鳧從東南飛來,乃羅得一隻履。時人異之。”⑦與《後漢書》稍異。
(四)蜀人王喬。傳為犍為武陽(今四川彭縣)人。《淮南子齊俗》注云:“王喬,蜀武陽人也。為伯入令,得道而仙也。”⑧杜光庭《王氏神仙傳》載雲:“益州北平山上有白蝦蟆,謂之肉芝,非仙才靈骨,莫能致之。王喬食之,得道。今武陽有靈仙祠。”⑨《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所述略異,謂“武陽有北平山,在益州南一百四十七里,高一千三百丈,上有白蝦蟆,謂之肉芝,食者長生,非仙材靈骨,莫能致也。喬好道,望山朝拜,積十餘年。登山感致,因得食之,身輕力倍,行及走馬。”並稱:“今武陽有喬仙祠”。AB此當本之《王氏神仙傳》而突出言其成仙之難。
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原是中國古代傳說人物,言其為戰國時蘇秦、張儀之師,後被道教奉為古仙。《史記蘇秦列傳》曰:“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①《張儀列傳》曰:“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
②唐司馬貞《索隱》曰:“鬼谷,地名也。扶風池陽,潁川陽城並有鬼谷墟,蓋是其人所居,因為號。又樂一注《鬼谷子》書雲:‘蘇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③蓋唐前世人已疑鬼谷先生之“烏有”;信之者,亦僅推知其為某人之號,其姓名、生平,皆付闕如。
但是道教很早就視之為仙人。東晉南北朝時託名東方朔所著的《海內十洲記》即為他編寫了一段“仙話”。雲:“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如烏狀,銜此草(指上雲“不死草”)覆死人面,當時起坐而自活也。有司奏聞,始皇遣使者,齎草以問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雲:‘此草是東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或名為養神芝,其葉似菰苗,叢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於是慨然言曰:‘可採得否?’乃使使者徐福,發童男女五百人,率攝樓船等入海尋祖洲,遂不返。”④故託名葛洪的《枕中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