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4/4頁)
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永定河。”
1958年10月28日,距離新中國成立10週年大慶還有11個月的時候,萬人大會堂終於破土動工了。
負責大會堂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是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即今天的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此前參與了大會堂全部7輪設計的著名建築師張鎛,隨即被市建院任命為萬人大會堂的總建築師。
張鎛的家世頗為不凡,他的父親就是清末兩廣總督張鳴岐。廣州起義的起義軍攻破總督府之時,張鎛剛剛出生半月,多虧革命黨不傷婦孺才逃過一劫。長大後的張鎛並沒有如父親一樣從政,而是拜在了建築大師楊廷寶、梁思成等人門下。我們今天說的“十大建築”中有三座都是張鎛的作品,除了人民大會堂之外,還有民族文化宮和民族飯店。
羅瑞卿:拆我的樓,我有意見(4)
擔任大會堂的總建築師,自然代表著榮譽,卻更意味著艱難。總理審定的方案其實只是個“輪廓”,此時,17萬平方米大會堂的內部結構還幾乎是一片空白。為趕在10週年大慶前完工,大會堂是“邊設計、邊供料、邊施工”的——張鎛落在圖紙上的每一筆都將立即被付諸實踐,每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隱患。
可是,大會堂不是一般的建築,很多特殊的設計要求,是身為建築師的趙冬日、張鎛們之前不可能去考慮的。
大會堂剛一動工,當時兼任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的彭真就派助手找到張鎛,對大禮堂的設計提出了具體要求——全國人大的正式代表在3500人左右,他們必須全部坐在大禮堂的一層,且每個座位都要配備桌子或者放檔案的設施。
張鎛開啟總理審定的那張設計圖,馬上發現彭真的要求不可能實現——圖紙上,萬人大禮堂被設計成了圓形,按每個座位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