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是整個經濟結構重整的問題。在全球經濟結構醞釀大的變局時,我強調以“意志堅定”則“逆水逐浪”,再強調以“科技創新”來“撥雲覓日”。由於這種非常的破壞與侵入,需要時間來調整其經濟結構,此時不再是等待原有的主導經濟發力,而是新的經濟體趁勢崛起的大好時機。誰抓住機會趁勢崛起,誰就是這一波經濟變局的最大贏家。“覓日”不是“見日”,一字之差,體現的是在面對危機時採取主動還是被動的態度。雲被撥開了,還不知道太陽在哪裡,要自己去尋找。危機中處處蘊藏商機,企業只有主動尋覓新崛起的經濟體中重要的產業價值鏈,才能搭上經濟結構改變的列車。
郭臺銘自稱“寒冬中的孤雁”,抓住每一次不景氣的機遇,促使富士康登上新臺階。2001年,全球經濟低迷,IT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第一、二季度已經非常慘烈,但是郭臺銘卻認為第三季度還不是景氣底谷,仍將持續探底,且水深難測,產業結構正在改變,要及早應對。2001年將是“硬著陸”,而不是“軟著陸”。在2001年5月31日的股東大會上,郭臺銘面對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向股東們發出宏願:“若今年營收不到1 000億新臺幣,我就向大家下跪。”果不其然,這一年富士康營收1442億元新臺幣,坐上了臺灣第一大廠的寶座。也就是在這一年,富士康開始進入手機產業,虎口奪食。其實,這波經濟衰退持續了幾年。2004年,連高獲利、高成長的IC設計公司都不再受到投資人追捧,象徵全球科技股興衰的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從2003年的2 700點又跌回1 400點左右。臺灣廣達、寶仁等股票的股價都創下歷史新低。然而,在這幾年不景氣中,富士康一路高歌猛進,每年以超過50%的複合增長速度擴張。2004年超過偉創力,成為全球代工大王。除了公司營收業績的高速增長,富士康在臺灣的股票價格也大幅攀升。
第二章 低價全靠廉價勞動力“血汗”支撐嗎?(2)
富士康在臺灣上市以來,從母公司股東權益報酬率來看,除了1990—1993年低於20%之外,從1994年開始,都在26%之上,每一年都大於資產報酬率。為什麼富士康能成為“寒冬中的孤雁”,在不景氣中逆風飛揚? 1999年,郭臺銘就給出了一句名言:“我們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但我們可以像蟑螂一樣生存下來。” 面對不景氣,郭臺銘是這樣看的:“經濟不景氣對企業是一個考驗,最後一定是優勝劣汰,期間要經歷一個過程。景氣的時候,就像順水推舟,每個人都會,只是快慢的區別而已;不景氣的時候,則是逆水行舟,那就要考驗能力了,有的人會成功,有的人會進步,有的會被淘汰。不景氣會加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過程。”
郭臺銘又說:“世界經濟都有景氣與不景氣的時候,躲都躲不掉。但我認為,經濟沒有所謂景氣的問題,只有競爭力的問題。不管景氣來臨與否,都有人成長,有人失敗;不管景氣好不好,都有人賠錢,有人賺錢。”有人倒下了,留下的訂單就歸勝利者所有。另外,不景氣讓IT大廠精打細算,為了儘量減少成本,有更多的訂單會外包。正是在這個時期,富士康攬來了康柏、戴爾、惠普、思科、蘋果、索尼、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公司更多的訂單。
恐懼最先來自臺灣企業
郭臺銘有一句話:“做烏龜的要知道不要把兔子吵醒。”
1995年,富士康開始做電腦機殼。看著深圳龍華園區一天天擴充套件,進進出出的大貨櫃車車水馬龍,大家不知道富士康的機殼裡到底裝的是什麼。2001年,富士康坐上臺灣第一大民營製造企業的寶座。郭臺銘被逼開啟他的電腦機殼,裡面已經裝得滿滿當當。原來,富士康這些年一直在偷偷做電腦整機,而蘋果、康柏、IBM、惠普這些大公司都成了富士康的客戶。富士康一直是做聯結器等零元件的,宏基、明基、華碩、廣達、友達等電腦公司都是富士康的使用者,現在富士康已經成了他們的競爭對手。
1991年,鴻海在臺灣上市的過程並不順利,最後的上市審查投票結果是七票對六票,以一票勝出獲准上市。當時的臺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黃顯華投了關鍵的贊成票。後來老一輩的電子業同行對黃顯華抱怨:“要是當初沒有讓郭臺銘上市成功就好了,因為那樣他就會倒掉,要是沒有鴻海,沒有富士康,大家的生意會好做一些。”
為什麼會有人忌恨郭臺銘,忌恨富士康?臺灣的許多IT企業都是富士康聯結器的客戶,後來富士康做準系統、系統,有人認為這是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