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 (第1/4頁)
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馬懿倒是很有自信,胸有成竹的對主子說道——“棄城預走,上計也。據遼水以距大軍,次計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
公孫淵的上策是放棄城市,中策是佔據遼水和我軍對峙,但是,公孫淵放棄了這兩個選擇,而是坐守孤城襄平這個下策,死定了,您就等著我的好訊息吧。
曹睿表示很滿意,又問:什麼時候能回來呢?
司馬懿更是囂張了:來回路程上200天,拿下公孫淵需要100天,休整個60天,陛下,1年之後您就會看到一支凱旋之師歸來了。
以上對話出自於《晉書》,有些地方被誇張和美化了,被誇張的是曹睿禮賢下士的態度,雖然自從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的地位升遷的很快,但是,還沒有達到沒有他地球就轉不了的程度,曹魏還是人才濟濟的,收拾土霸王公孫淵不至於非要太傅大人親自出馬啊;
被美化的自然是司馬懿了,一個人有信心不是問題,因為敵人的孱弱而信心爆棚也不是問題,但是,公孫淵還算得上是一個地頭蛇吧?你的大部隊跑到人家的地盤上撒野萬一有點不可預料性事件發生怎麼辦?司馬懿“膽敢”把一年的作戰時間確定之後再來一個細緻的四步走(連每一步的時間表都給製作出來了),真不像是一向謹慎的他的作風啊。
曹睿還沒有脆弱到單純依靠大款富豪輸血來維持自己奢華生活的二奶層次上,司馬懿也不會如此囂張的不留後手(萬一沒有完成怎麼辦?不要把話說的太死啊),所以,曹睿派遣司馬懿出征,除了信任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這個時候司馬懿還沒有暴露出什麼不可告人的野心來,前面所謂的培植自己的勢力還都屬於正常的行為,也是在曹睿的控制範圍之內,還不至於此時就撼動曹氏的統治根基,而司馬懿的軍事計劃中砍掉後面有點畫蛇添足的“365計劃”才更接近真相——長途跋涉的行軍萬一有個災病怎麼辦?做計劃書的時候沒看過誰大言不慚的從上限來,而非下限的。
隨後,司馬懿又被美化了一下,當時朝廷大修宮室,加上軍用物資,以至百姓飢弊。於是,司馬懿出征前,勸阻明帝說:“昔周公營洛邑,蕭何造未央,今宮室未備,臣之責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窮,外內有役,勢不併興,宜假絕內務,以救時急”。
這一條史料也是出自於《晉書》,曹睿喜歡搞一些*專案是出了名的,勸誡他的人也不只是司馬懿一人,在這裡把這件事再提一下不過是為了彰顯一下司馬懿的“賢良”,順便把曹睿做了一個反面教材,意思是國難當頭你小子還來這一套,真是沒有出息啊。
——勤儉節約一直是被歷代政府號召和提倡的,凡是有點新潮思想的帝王都要被拉出來遊街一番,曹睿也不例外,不過由於改正的比較及時所以沒有太多的口誅筆伐,頂多是在這裡陪襯一下司馬懿而已。
和曹睿磨嘰一番之後,司馬懿出發了。
規模有多大呢?步兵+騎兵的混編軍團大約40000人,放在今天,也就是5個師左右的兵力而已,這和諸葛亮交戰的時候兵力配置相比一半還不到啊。
至於副手,一個是老不死的牛金(當年跟著曹仁把守江陵差點被周瑜等人給弄死的那位),一個是胡遵。
胡遵在曹魏政府中並沒有什麼顯赫的軍功,而且還有一次是被諸葛恪擊敗的尷尬紀錄,但是,這位仁兄的官銜可不低,先後擔任過徵東將軍、徵東大將軍、衛將軍等職,死後又被追封車騎將軍。
胡遵可以混到如此程度是和他與司馬氏之間的密切關係決定的,怎麼一個密切關係法後面會講到,這裡畢竟還不是主要人物。
——這一次把胡遵給帶出來也有拉一把的意思,當然了,他老人家的基本功底還是不錯的。
5個師再加上幾個不是特別出類拔萃的將領,也說明了公孫淵這個敵人不是特別的強勁,並非是一定要司馬懿親自出馬才可以擺平的級別選手。
當然了,也可以理解為只有司馬懿出馬才可以用最小的損耗達成作戰目的。
於是,在曹睿等人的注視之下,司馬懿率領的這支遼東遠征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41—15:鏖戰,遼東歸位(3)
這支遠征軍運氣不錯,沒有遇到什麼天災人禍,順利的在這年6月到達了遼東。
一看曹軍動員了5個師出來,公孫淵也是不敢怠慢,連忙派遣兩位司令卑衍、楊祚以50000大軍逼至遼水,依遼水圍塹20裡,迅速的興建起一道防禦帶出來阻止魏軍的進攻。
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