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網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早有人交頭接耳,以為石越不過是步王安石的後塵,做到參知政事是早晚間事了。這麼一來,到石府來道賀的人竟不知道有多少,幾乎把門坎都踩爛了。石府門前兩棵大樹間牽了一根繩子,為的是平時有人來拜訪,就把馬系在那繩子上,這一兩天間,那繩子上都滿滿的系滿了馬。他賜邸這邊比不得王安石府所在的董太師巷寬敞氣派,因此停的馬車竟從石府門口排到巷外……
石越對這些應酬可以說是不勝其煩,一回府就乾脆躲在書房裡裝病,有客人來全是李丁文和司馬夢求接待。
其實石越也有他納悶的地方——他也不知道皇帝到底是個什麼章程,在透過方田均稅法之後,他暫時卸了檢正三房公事的差使,皇帝讓他“權判工部事兼同知軍器監事”,負責軍器監的改革,而呂惠卿雖然依然頂著知軍器監事的名頭,皇帝的意思卻是讓他把精力放到司農寺那邊,主要負責協助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稅等新法。因此石越這個翰林學士,反倒不是兩制官,實際上也不進翰林院當值。他這一點上就犯了迷糊,就是李丁文和司馬夢求,也一樣迷糊了——趙頊若只是想加個學士銜以示恩寵,那麼這麼多館閣學士好加,不必非得加個翰林學士;若是想循王安石的例,做翰林學士然後就進中書做參知政事,這時機未免有點不對。
皇帝想的是什麼,的確沒有人知道。不過這個任命,倒是上上下下沒有反對的,除了御史中丞蔡確蔡大人。皇帝給他的奏章上批了一個字:“聞”,意思是“我知道了”,然後沒有下文了,蔡確為人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