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遊”的產物。意象的創造為什麼又可以稱為“萌芽比興”(《神思》)?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來討論一下“比興”的含義。
“比興”本是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兩種藝術手法。《文心雕龍·比興》篇稱:
比者,附也;興者,起也。附理者切類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擬議。起情故興體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則畜憤以斥言,興則環譬以記諷。蓋隨時之義不一,故詩人之志有二也。
觀夫興之託諭,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關雎有別,故后妃方德;尸鳩貞一,故夫人象義。義取其貞,無從於夷禽;德貴有別,不嫌於鷙鳥:明而未融,故發注而後見也。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錫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類教誨,蜩螗以寫號呼,澣衣以擬心憂,席捲以方誌固,凡斯切象,皆比義也。
從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比”與“興”有一共同特質,即它們都是“有意義的形象”。如“關雎”的意義是“后妃之德”,“尸鳩”的意義是“夫人之貞”,“螟蛉”的意義是“教誨”,“蜩螗”的意義是“號呼”。即便是“麻衣如雪,兩驂如舞”之類,也是以具體的形象(雪、舞)來標示抽象的意義(麻衣之色、兩驂之姿)。所以,“比”也好,“興”也好,都是“有意義的形象”,亦即“意象”。所不同的,僅僅在於“比體”之中,意義明確,形象與意義即比體與喻體之間存在著某種能夠引起類比聯想的相似之處,因此讀者可以直接從形象聯想到它所比喻的意義,而無需解釋與說明。“興體”則不同,它是用形象象徵著某種具有社會普遍性的倫理意義,謂之“稱名也小,取類也大”,因此較之“比體”,意義更大,格調也更高。但也正因為在“興體”中,“稱名也小”的形象與“取類也大”的意義極不平衡,前者僅僅只是後者的象徵,因此意義的表達也就更委婉(婉而成章)、更含蓄(明而未融),只有透過註釋才能理解、領悟(發注而後見)。所以,“比則畜憤以斥言”,語氣直白,含義明顯;“興則環譬以記諷”,語氣委婉,含義隱晦。之所以要分別運用這兩種會產生不同情感效果的手法,“蓋隨時之義不一,故詩人之志有二也”。但是,“切類以指事”(比)也好,“依微以擬議”(興)也好,都是創造一種“有意義的形象”,因此,它們都是“立象以盡意”。
“立象以盡意”,是中國藝術乃至中國美學和中國哲學的傳統表現手法。中國哲學和中國美學歷來認為“言不盡意”,也就是說,概念性語言因其自身意義的確定性,只能標示某種確定的內容,而無法窮盡一切意義,尤其無法窮盡和表達某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精神內容。在哲學領域,這種精神內容就是“形而上”之“道”;在藝術領域,則是人們內心深處極其隱秘或者十分朦朧的情感、意緒、心境、感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百感交集,難以言表”,“激動得難以形容”,正是指情感表現的“言不盡意”。“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究竟是一番什麼滋味呢?我們只能說:“說不出是一股什麼滋味”,“真是無法形容”等等。所以“言不盡意”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正常的心理狀態。然而任何精神內容如果不借助一定的物質媒介,就無法在人與人之間普遍傳達;因此,我們古人提出“立象盡意”的命題,以解決“言不盡意”的困難。《易·上繫辭》說:
第四章 神思之理(9)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之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很顯然,“立象盡意”,是因為“言不盡意”。因此,以“象”代“言”,也就是用感性形象代替概念語言,來象徵、暗示、表現某種具有普遍意義而又難以言說的精神內容。這就是“意象”的結構:“意”抽象、深遠、幽微,“象”具體、切近、顯露,“意”與“象”融為一體,因此其特徵也就如《易·下繫辭》所言,是“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而這也正是“興”的特徵。“意象”又稱“興象”,大概原因正在於此吧!
這就很清楚了:中國美學的“意象”造型觀,正是“立象盡意”的哲學方法論在藝術中的體現,只不過在藝術體系中,“意象”的普遍性,主要的還是情感傳達的普遍性,即藝術家為了表現、傳達內心深處某種情感意緒,藉助藝術形象以為媒介,以物傳情,以象盡意。因此,“意象”的創造,也就是情感化形象的塑造;而所謂“萌芽比興”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