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去,人家會不會說我不懂禮節呢?至於有些事非送不可,那是另一回事了。雖然中國是禮儀之邦,但送一次兩次倒還好說,可送多了,麻煩事就在後面,總不可能老是送同樣東西吧。世上只有一樣東西可以重複地送,那就是鈔票。連美女都不能老是送同樣的啊,更何況別的。那麼到底送什麼好呢?送吃的,要是人家有忌口呢?送用的,要是人家已經有了呢?送化妝品,要是人家面板過敏呢?送輕了,人家不會說禮輕情意重,送了白送,達不到目的;送重了,自己負擔不起。送禮送到這個份上,累不累?送禮可真是一門學問,現代人稱之為公關學。
這門公關學,我們古人也懂。三千年前先民就知道如何送禮了,送什麼象徵什麼,古人一套一套的。孔老夫子就是這樣,他招學生的時候,不收學費,實行真正的義務教育。但這樣也不行啊,體現不出尊師重道,怎麼辦?好說,孔老夫子真是個天才,他發明了一種好辦法,那就是送“束脩”。“束脩”據說就是一條幹肉,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臘肉。新鮮肉不行,吃不了,容易腐敗。乾肉可不一樣了,夫子把這些乾肉掛到他的招生辦,就像我們今天的錦旗啊感謝信啊榮譽證書之類的,那是一種活廣告啊。
不過,古人送禮也有頭痛的時候。就像這首《木瓜》裡所講的那樣。倘若你送人家一個木瓜,人家回送你一條金項鍊,你送人家一個木桃,人家回送你一塊玉佩,你會不會嚇一跳?這人有毛病吧,要不就是錢多的沒地方花;要不就是有事求我,或者別有所圖?你心裡總要嘎登一下的。就算這次人家不圖你什麼,那你下次該送他什麼呢?你以為你能夠白賺一條金項鍊或者一塊玉佩?
於是就有人說,人家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呢?但既然是定情信物,那應該是男的先送給女的呀,怎麼會成了女的反而主動,先送給男的禮物呢?有人又解釋了,人家古時候,女的看中了某個男的,就用水果丟他,如果被丟中的這個男子也看中了這個女子的話,那就把自己身上的玉佩啊金項鍊解下來回贈給她。你看多合情合理啊。問題是我怎麼越看越像私奔啊。哦,那女子一個木瓜就搞定了一個男子咯,就成了女子給男子的定情信物了啊?這顯然不合周代的禮制啊!若是另外又有女子用木瓜擊中了這男子呢?男子又解一條金項鍊或者玉佩之類?就算男子專心於先丟木瓜的那個女子,他拿著這木瓜回去,他父母會同意這門親事嗎?不同意倒也沒什麼,可以私奔啊。可是諸君想過沒有,《詩經》裡面有多少諷刺私奔的詩啊!我想一個貴族(玉在古代是稀罕物,非貴族沒有)不至於如此輕而易舉地放棄他的貴族身份或者家庭吧。要有,也只能說是另類。
這首《木瓜》,從詩意來看,確實很單純,不就是禮尚往來,你送我一個木瓜,我回報你一隻玉佩。並且還說,區區小物,不成敬意,不算報答,只圖個永遠和好親愛,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得薄施而厚予回報”之意。通俗地講,就是“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那個意思。
木瓜與玉佩之間相距也實在太遠了點,所以歷來說詩者,都在木瓜上做文章,有的說,木瓜就是一種水果,他們甚至還考證,木瓜是番木瓜屬,中國沒有,只有熱帶地區如美洲才有,後來才傳到海南等地,所以還是個稀罕物(李時珍《本草綱目》上明載:“木瓜處處有之,而宣載者為佳。”);有的說,木瓜是象徵愛情的木刻飾物,因為瓜有象徵女陰的含義,所以有人甚至以人們所說的“少女破瓜”,指瓜便象徵女性生殖器,象徵“瓜瓞綿綿”,生兒育女;還有的說,木瓜是用果木做成的像瓜一樣的假果,用於祭祀的東西。
木瓜:小心別人的重謝(2)
沒想到古人的一隻木瓜竟然引起後世這麼多的研究,進而引起了人們對這首《木瓜》的詩旨的長期紛爭。
《毛詩序》雲:“《木瓜》,美齊桓公也。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於漕。齊桓公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服焉。衛人思之,欲厚報之,而作是詩也。”
這是聯絡春秋時代的史事來解釋的。齊桓公援助衛國的史實在前面幾首詩中反覆出現過。據《左傳·閔公二年》記載,衛為狄人攻敗,衛國貴族和民眾東渡黃河逃至曹地暫住,齊桓公“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歸(饋)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歸(饋)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使衛國得以復立,後來齊桓公又幫助衛文公於楚丘建都,使衛國擺脫了狄人威脅,達到了“衛國忘亡”的效果。故孔穎達發揮《詩序》之意說:“(《木瓜》)言欲厚報之,則時實不能報也,心所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