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的指引,就能長治久安,長命百歲,天長地久,到死也不會出大錯失。
這一章老子從人的修養與人生姿態方面講大道的要求。首先的要求是虛靜。虛就是給自己的頭腦、記憶體、硬碟、系統,留下足夠的空、空白、容量。一個電腦,如果什麼都佔滿了,這個電腦就無法工作,而只能動輒宕機,變成廢品,除非重新格式化,把一切廢舊資料刪除。一個人也是如此,就知道那麼幾條,膨脹得哪兒也裝不下,實際上已是廢人。我們常常說從頭學起,從頭做起,也就是重新格式化後再開始運算,當成一臺新電腦來從頭開始。
靜的含意不是一動不動,而是要有準頭,要平心靜氣地理智思考,要慎於決策,要把心沉下來,把頭腦理清楚。就是說,要心靜,不要慌亂,不要焦躁,不要衝動,不要忘記了大腦不會使用大腦而只去聽內分泌的驅動。還要克服一時的情緒刺激,利益誘惑,心浮氣躁。
且看,不論是官場,是文壇,是商場,多少人奔波忙碌,輕舉妄動,爭名奪利,跑官要權,枉費心機,神神經經,咋咋呼呼,醜態百出,適成笑柄。反過來說,凡有成績的,又有幾個不是心靜得下來、心專得下來、大腦能夠正常運轉工作的?
生活在某種平常的卻也是俗惡的環境裡面,往往是一動不如一靜,尤其是對與自己有關的事務上,不許動,舉起手來,這往往是最佳的選擇。
靜的結果哪怕是沒有辦成事,至少可以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可能性,可以維護一個高雅的形象,可以事後回憶起來不至於羞愧得無地自容。
其實任何一件具體的事務,一篇論文或一筆生意的成敗,一項獎金與一個頭銜的得失,一種輿論與一些受眾的評價,都會受到一時的各種偶然因素的影響。有靈機一動也有陰差陽錯,有天上掉餡餅也有喝涼水塞了牙,有僥倖也有晦氣,不過一時,轉瞬即逝。而你的修養,你的本領,你的境界,你的活兒,才是頂天立地,我行我素,我發我光,我耀我土,誰也奈何不得。
第十六章 致虛守靜(2)
一時的晦背只能增加你的光彩。
所以我們不太喜歡活動這個詞,你活動得太厲害了必然就輕飄了,輕佻了,掉分兒了。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這一句,有點旁觀的超脫,有點恬淡,令人想起程顥的詩《秋日偶成》: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這位近千年前的儒家學者大程,此詩除豪雄云云可能為老子所不取外,其餘的話與老子的學說完全一致。我甚至覺得他的“萬物靜觀皆自得”之名句,當出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而富貴如何、貧賤如何,也不無寵辱無驚之意。
這一章還有一個重要的論述,觀復,覆命,歸根,曰常,知常。許多學者先賢主要從事物變化的迴圈往復上解釋這些命題,認為老子的用意在於說一說萬物的變易不已。我的經驗主義的理解,則偏重於設想老子所強調的在於:千變萬化之後回到本態。任何人與物都有自己的本態、本初狀態,也可以說是常態。但是人又受許多外力的影響,受許多機緣、群體、社會、歷史、他人與集體意識、集體無意識的影響而偏離本態常態。忘乎所以,叫做不知道自己是老幾了。
比如江青本來是一個愛出風頭、愛表現自己的二流左翼演員,是一個追求革命卻又對於革命沒有太多瞭解的年輕文藝工作者,後來陰差陽錯,成了非本態非常態人物,成了禍害。最後竟沒有能恢復本態,就是沒有能覆命歸根。悲夫!
比如薩達姆丒侯賽因,他是一個民族主義和信仰主義者,勝利者、獨裁者、英雄、囚犯、問絞者……他也轉悠了一大圈,沒有能覆命歸根、知常曰明。他的命運主兇,是一個悲劇。
比如魯迅,被視為聖人,被樹為完人與超人,又被一些人痛恨與詈罵。其實魯迅有自己的本態常態,他是一個深刻批判的冷峻的作家與戰士、思想家與鬥士,有他的偉大,也有他的悲情與激烈。
比如胡適,他是學者,但是他的學術上尤其是思想上的創意性貢獻有限。他是自由主義者,他為中國的思想界學界帶來了許多啟發。他被列為候補戰犯,他被全國批判,現在又恢復了他的本態,他的書在海峽兩岸都出版,卻也熱乎不到哪裡去。
比如我自己,本來是個“好學生”、“好孩子”的狀態,少年時期一心當職業革命家,成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