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能喝多少啊,果腹而已。喝飽了他的小肚子,他也再喝不進了。這言外之意呢,人生有涯不管你擁有多少,我們想想,一個人這一輩子,你能吃多少飯,你能住多大的面積,人往床上一躺,你佔的地方到底能有多大?不管你住的600平米的毫宅,還是非曲直1000平米的毫宅,你其實住的自己的空間到底能有多大呢?有時候淡泊為大,就是這樣的一種寧靜致遠,這樣的一種淡泊心智,可以把天下都辭讓出去,這照樣是一種非常大的情懷。也就是說,人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權衡,這是不容易的(于丹心語)。
我們今天的生活,往往是什麼呢?往往是無事忙。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比喻:說有一個人有一天想要往牆上掛幅畫,然後就忙忙叨叨地找來了錘子,找來了釘子,一釘,發現說這個釘子吃不住這幅畫,那怎麼辦呢?說我得打一個小木頭鍥子,讓這個釘子能夠吃住,然後就去找木頭,找著了以後說不行,我必須得去找把斧子,就找斧子,找著以後覺得斧子也不行,得鋸,又去找鋸,找到鋸條以後說沒有這個手柄,然後又去找手柄,就這樣一輪一輪找下來,等到他把所有的東西都湊齊的時候,他已經不知道要幹什麼了,他早就忘了那幅畫了。其實這有點象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今天的生活像黎巴嫩著名的詩人紀伯倫說的那樣,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於我們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很多時候我們會置身於這樣的茫然中。我們在行走,我們在奔波,我們終日碌碌,但是我們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
'畫外音'當一個人迷失在功名利碌之中時,常常會忘記了人生本身的意義。莊子淡泊功名,雖然生活非常貧困,但當楚國的大臣來請他去做官時,他卻去不肯去。于丹教授認為:貧困恰恰成就了莊子,使他能夠在淡泊為大的境界中,感悟到人生中許許多多真正的道理。
只要我們可以讓心靜下來,真正就會有空靈之境,讓我們的眼睛銳利起來,我們會看到不經意處有很多至極的道理,我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這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世界著名的男高音帕瓦羅蒂。帕瓦羅蒂在年輕的時候,剛開始盛名遠揚的時候,整個人是非常緊張的,而且他覺得他的噪子不堪重負。有一次他在全世界巡迴演出的過程中,人非常非常累,那麼他在一個酒店裡面,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得生怕自己再唱下去,噪子支撐不了了。這個時候非常煩人,隔壁的那個客房有個小嬰兒,這孩子呢就是個哭夜郎。夜裡不停地哭,一聲一聲地哭。帕瓦羅蒂越睡不著越煩,越睡不著覺越煩,後來終於他也睡不著了,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嬰兒的啼哭,哭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為什麼他的聲音還象他第一聲那麼洪亮?然後他就不停地聽,不停地想,後來他發現了由於小嬰兒一切都沒有發育,嬰兒是不會單獨用噪子的,所以嬰兒的哭聲是丹田之氣,他是一股氣在往上頂。帕瓦羅蒂突然想明白,成年人就是我們的肢體已經長得太開了,我們各個部位可以獨立運用了,所以人往往會孤立的吊噪子,唱不過一個小時就嘶啞了。如果我們回到矇昧的孩提時代,我們學著用丹田運氣的話,也許就會省了噪子。所以他就開始練丹田用氣,那麼他不僅這一次演出大獲成功,而且奠定了他在世界歌劇舞臺上這樣一個霸主地位。這個故事裡面告訴我們什麼呢?就是人從這些不經意的地方,從最小的強細微處能夠見出精妙的大道理。這一點就在於你是不是用心,是不是真正的能夠從這些個細節裡面,獲得你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感悟(于丹心語)。
有很多人一生追逐輝煌,總是希望在喧喧嚷嚷之中,不要說辭讓天下了,連一個職位,一個小小的兼職機會,我們都不肯放棄。因為我們耐不住寂寞,我們需要這些外在的輝煌來證明我們自己的能力。但是其實呢,有這樣一句諺語,說在真正的比賽中,冠軍永遠跑在掌聲之前。這句話很耐人尋味,大家想一想,其實一個長長的比賽,不管是幾百米還是馬拉松,冠軍跑到終點之前,觀眾席上是沒有掌聲的。只有冠軍衝過了線,掌聲響起。而後面更多的掌聲是為後進者加油的,是因為他們落伍了,在鼓勵他們。所以落後的人聽到的掌聲比冠軍要多,其實冠軍是在大寂寞中第一個衝到終點的人,而這種大寂寞最終會開啟掌聲的輝煌。所以這句話也很耐人尋味,叫做冠軍永遠跑在掌聲之前。其實這句話也對我們每一個人是一種啟發,就是古人的散淡,古人的恬靜,古人的辭讓在於什麼呢?在於他們留一份寂寞給生命,讓生命終於可以開闊(于丹心語)。
而我們今天希望用繁忙驅散寂寞,讓寂寞不留心間。寂寞不是一件好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