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遇到困難,與那些年齡較小的男孩相比,6~12歲的男孩更容易沮喪和放棄。
其實,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與男孩在這一階段的心理有關。他們強烈地渴望成功和得到他人的認同,但一次次失敗的打擊,使他們自己都不能認同自己,更不用說得到別人的認同了。失敗的感覺體驗得太多,男孩的這種沮喪就會轉變成一種“無助”。久而久之,每當再遇到困難時,男孩就會條件反射式地產生“無助感”。也就是說,如果這一階段的男孩很少體驗到成功的感覺,漸漸地,他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從而習慣性地沮喪和放棄。
因此,在這一階段,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男孩盡情去體驗成功。例如,當男孩想要去完成一項不容易完成的任務時,家長可以在背後默默地幫助他們。當然,即使任務完成得不太好,家長也可以尋找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去鼓勵他們。
例如,8歲的男孩自告奮勇要幫助媽媽收拾房間,儘管經過他的“收拾”之後,房間還是顯得亂糟糟的,但家長可以這樣讓他們體驗成功感:“看,你把沙發上的衣服都掛在衣架上了,這下房間顯得乾淨、整潔多了,這都是你的功勞呀!”
即使男孩一開始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滿意,但得到媽媽這樣的鼓勵後,他們一般都會體驗到成功的感覺。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男孩對自己的看法,以及是否能體驗到成功感,在很多時候取決於家長對他們的看法。
另外,讓男孩體驗成功,家長還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很多家長可能都這樣教育過男孩,在男孩小的時候,當他們想自己過馬路時,家長這樣對他們說:“你現在小,還不能自己過馬路,等你長大後就能自己過馬路了。”
對於那些年齡比較小的男孩來說,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沒有什麼不合適,即使是心裡有些不甘,他們一般也都會接受家長的教育。但如果用同樣的語言來教育6~12歲的男孩,他們就會非常生氣,因為這些男孩會認為,“等你們長大後,就可以……”這樣的話是對他們的輕視,他們認為,自己現在已經長大了。
其實,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完全可以用一個一舉多得的方法來教育他們:找一個人流、車流比較少的時間段,讓孩子獨自過一次馬路。當然,當他們進行這項行動之後,家長要告訴他們足夠的安全知識。這樣,既教會了男孩對自己安全負責的觀念,又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感,增強了他們對自己的信心,所以說是一舉多得。
本節重點圖示:6~12歲,家長應該這樣做
男孩來自於一個完全不同於女孩的“星球”(1)
一 Y染色體——決定了男孩一生的生長藍圖
我們常常會聽到懷孕的準媽媽們說這樣的話:
真希望我肚子裡的寶寶是個男孩;
真希望我懷的是個女兒;
……
當然,作為成人,我們知道,這只不過是家長們的一種主觀願望。事實上,從媽媽受孕那一刻起,孩子的性別就已經確定了。而這一切都取決於爸爸精子裡的那對特別的染色體。
生物學中這樣描述嬰兒性別的形成:
媽媽體內的卵子與爸爸精液中的精子結合,便成了一個嬰兒。
關於這個嬰兒的性別,主要取決於爸爸精子中所含的那條染色體。因為在媽媽方面,所有卵子都是相同的:由22對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組成,這條性染色體一定是X。
在爸爸方面,精子中同樣有22對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但這條性染色體可能是X,也可能是Y。如果媽媽體內的卵子與含有X的精子結合,那未來的嬰兒就是女孩;如果卵子與含有Y的精子結合,那這個未來的嬰兒就是男孩。
家長們不要小看爸爸精子中的那條Y染色體,它不僅決定了這個未來嬰兒的性別是男孩,而且正是由於它的存在,男孩未來的生長藍圖幾乎已經可以確定了。也就是說,正是由於這對Y染色體的存在,男孩才會表現出很多與女孩完全不同的特性,例如,更富冒險性、攻擊性和競爭性。
當然,為了展現男孩的生長藍圖,Y染色體也需要“助手”。它有一個很得力的“助手”,那就是男孩身上的雄性激素——睪丸素。在睪丸素的“幫助”下,Y染色體先將嬰兒的胚胎轉變成男性,然後使其發育成一個男孩,並賦予其第二性徵,最後使這個男孩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男性。
那麼,對於這些小男孩來說,他們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