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主要任務的完成也很不利。
在另一項實驗中,受試者聽了幾個句子,如果句子是真實的,就要馬上按下一個鍵,如果是假的,就按下另一個鍵。對以下這些句子的正確回應是什麼呢?
有些路是蛇形的。
平均長度與總長度是完全不同的數量概念(4)
有些工作是蛇。
有些工作像監獄。
這三個句子從表述上來看都是錯的。不過,你很可能已經注意到了第二個句子比另兩個句子錯得更明顯,實驗也證實了這一本質性不同。之所以存在這種不同,是因為第一句、第三句兩個難句從比喻角度看是正確的。這次又是要進行一個預估活動卻引起了另一個預估行為,而且,正確答案在衝突中更明顯,但這個與回答並不相關的衝突卻影響了系統的正常執行。在下一章中我們會發現,思維的發散性和強度匹配結合起來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對很多自己不很瞭解的事情能夠作出直覺性判斷。
示例—判斷問題
“評價一個人是否有吸引力是一種基本判斷,不管你是否想這樣做,這種評價都是不由自主進行的,也會對你產生影響。”
“我們的大腦中有一些線路,這些線路可以從臉型來推斷一個人統領大局的能力,即他看上去有些領導氣質。”
“如果強度與罪行不匹配,懲罰則不可能公正。就像是你可以用光的亮度來與音量的大小匹配一樣。”
“關於思維的發散性,有這樣一個明確的例子:他被問及是否認為這家公司財力雄厚時,他想到的卻是該公司令其鍾情的產品。”
第9章 目標問題與啟發性問題形影不離
關於你的思維活動,有一點值得注意,即你很少被問題難倒。的確是這樣,偶爾你會碰到這樣的問題:17×24=?你無法立即想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但這種讓人目瞪口呆的時刻畢竟是少數。當大腦處於正常的狀態時,你幾乎對眼前出現的所有事物都會有直覺和想法。對一個人不是特別瞭解時,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他;你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相信或者不相信一個陌生人;你沒有作過調查分析,卻能感覺到一家企業一定會成功。有時,對於一些無法完全弄懂的問題,你也總能作出答案,而回答的依據是什麼,連你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
找個相對簡單的問題來作答(1)
我簡單描述瞭如何從複雜的事情中提取直覺性的觀點。對於有難度的問題,我們總是很難快速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此時系統1就會找到一個相關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比原來的問題更易作答。我把這種回答一個問題而繞開另一個問題的做法叫做“替代”。我還將採用以下術語:
“目標問題”就是你想要作出的評估。
“啟發式問題”就是你繞開原來的問題去回答的那個更簡單的問題。
“啟發”這一術語是指協助尋找各種難題的恰當答案的簡單過程,雖然找到的答案常常並不完美。這個詞和希臘語eureka(意為“找到了”)是同根詞。
我和阿莫斯在共同工作的早期就想到了替代這一概念,它也是啟發法和偏見研究法的核心內容。我們自問:人們在對可能性沒有任何瞭解的情況下,是如何成功作出可能性判斷的呢?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人們一定不知道透過什麼方式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簡單化了,由此,我們開始研究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我們的答案是,當人們按照要求對可能性作出判斷時,他們實際上是對其他的事情作了判斷,並且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判斷可能性的任務。遇到很難的“目標問題”時,如果腦海中馬上出現了一些與之相關聯且容易回答的“啟發性問題”的答案,系統1通常便會採取這種“替代”的做法,採用替代問題的答案。★米★花★書★庫★ ;http://www。7mihua。com
用一個問題替代原來的問題是一個解決難題的好策略,喬治·波利亞(GeorgePólya)在他的經典著作《怎樣解題》(HowtoSolveIt)中提到了替代問題:“如果你無法解決某個問題,就去解決另外一個簡單點的問題好了—去找這個簡單的問題吧。”波利亞的啟發法是系統2有意實施戰略性決策的過程。不過,我在本章討論的啟發法案例並不是精心挑選的,而是思維發散性造成的結果,是我們鎖定問題答案控制能力不強的結果。
請看下面的“目標問題”。它們都很難,在給出合理的答案之前,你肯定會先處理些其他難題。幸福的含義是什麼?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