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體的毛孔在這種冷閉熱張中變得張弛無度,這也正是很多人在沾沾自喜地享受空調帶來的“品質”生活的時候,卻得上了“空調病”等的原因。
需要糾正的是,過去“汗滴禾下土”的超強勞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隨著科學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太陽的照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日光浴反而變成了一種品質生活的享受。一方面是一種自我的調節和放鬆,另一方面則是利用自然陽光讓我們身體得到疏洩,不是透過人工的抽、吸等手段,而是在出汗的同時讓身體的垃圾得到排洩,所以,夏天雖然比較熱,但不要老躲在家裡,至少可以到公園裡、樹蔭下、小河旁邊去活動活動,讓自己出出汗。其實這一點在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地都有體會,那些久不出汗的人體質反而會下降,做事提不起神,走路提不起勁;相反那些經常出汗或者偶爾有機會出汗的人,反而有一種自己說不出來的輕鬆。其實道理就在這裡,卸下的自然不是肩背上的包袱,而是排除了那些積澱在體內的“垃圾”。
事實上,疏洩在排除體內垃圾的同時,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空位”,這就像我們的電腦裡面經常性地要作一些磁碟整理相類似,只有清除一些沒有多少價值的東西,那麼進補等才有進得去的空間。試想,還沒有到收穫的時令而體內已經淤積了相當多的東西,那麼,到了秋天如何進補?即使表面上那些進補的東西吃了不少,但實際上往往起不到進補的作用,這是因為沒有很好地疏洩,所以那些進補的東西不能到位就是這個道理。從這裡也解釋了有些生活水平本不錯的人,面對自己可愛寶寶不長身體很發愁的原因,別人家的孩子怎麼吃饅頭就長的有肉有個的,自家孩子吃得也不差,甚至明顯地要好出許多,怎麼就怎麼喂也不長個、不長肉的原因。這也是《黃帝內經》提到夏季養生的時候,強調要“使氣得洩”的依據所在。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秋季養生,先滅燥氣之火(1)
第三節 斂氣寧志之秋季養收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秋天的三個月,謂之容平。在這個時令裡,多天高風急地氣肅清,此時人應該像雞一樣夜黑而歸,晨曦而起,即要早睡早起;讓自己的神志得到安寧,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並且收斂神氣以使與秋季的容平相適應,故而不可神志張揚,以保持肺氣清寧,這就是適應秋季時令特點而在養生上採取收斂人體之氣的一種策略。如果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並且因為提供給冬藏之氣不足,故而冬天就容易發生飧洩疾患。
秋天之養收,這實際上人們在生活之中也多早有感覺,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大多數人在談到秋天的時候都會想到同一個詞去為這個季節作定性,那就是秋高氣爽。這個意思大體人們都能感覺到,但為什麼會有秋之高,有氣清爽之說呢?從自然現象分析來看,秋高是因為在經過了夏天雨季的洗禮之後,大量的降水清洗了天空,使大氣中的塵埃雜質微粒大為減少,從而減少了穿過大氣時光能的散失,使大氣透明度大大提高,故而天空藍而高遠。氣爽則是因為我國地面主要受冷高壓的控制,下沉氣流盛行,驅走了原來的暖溼空氣。加之入秋之後氣溫宜人,人們出汗較少,幹而涼的空氣使人身上的汗液很快蒸發掉,身上的衣服有涼爽感,因此給人們以“氣爽”的感覺。但從《黃帝內經》的養生理論來看,之所以有秋高氣爽之說還在於秋之正氣為燥氣,而燥氣具有收斂之功的原因。
秋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季節,處於一種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而且還是多變的季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熱、燥、寒。一般來講,從立秋到處暑可謂是秋陽肆虐的“熱期”,此時的秋陽像是在做最後的屬於壓軸戲一樣的表演,故此,不僅溫度很高,而且時有陰雨綿長,所以溼氣較重,二者雙管齊下,人們大多會面對一個“秋老虎”的炙烤。隨著季節的更替,到了白露過後,雨水減少又秋風登臺,天氣乾燥且晝熱夜涼,有“一早一黑冷嗖嗖”的民間俗語,此屬於稍有不慎就可能傷風感冒的“燥期”,舊病復發在此階段多成為了家常便飯。寒露過後,北方的冷空氣會不斷入侵,出現“一場秋雨一場涼”的“寒期”。可見,一秋者至少三變,也難怪很多人多有“悲秋”的情懷。
秋天無論從時令特點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