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頁)
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派人物完全臉譜化,漫畫化,將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社會和人性內涵的老舍先生的作品簡化和矮化了。
至於增添的周旅長的太太和京劇演員楊喜奎的戲份,走的則是張恨水先生《啼笑姻緣》的路子,更是和老舍先生大相徑庭。
這就牽扯到對於老舍先生的理解,老舍先生的作品延續著他一以貫之的對下層百姓的世事人情的真實描摹中,揭示世道與人心兩方面:既有對於不合理的世道的抗爭和未來新生活的企盼,同時也有對人心即國民精神自身的批判和期待。無論程瘋子和方寶慶,丁四和祥子,並完全同屬一人,前後所處的時代也不完全一樣,但他們的性格是前後一致的,老舍先生對他們的認知是一致的,可以編排演繹出新的情節和主題變化來,但不該太離譜去隨心所欲,或為迎合今日的需求而李代桃僵。
對老舍先生的尊重,首先應該對其作品的尊重,改變其作品尤其要體現這種尊重。老舍先生不是一塊肥肉,可以任我們由著性子為我所需的隨意切割,然後猛新增輔料和佐料,烹炒出我們自己口味的一道雜合菜,還非得報出菜名說是老舍先生的。
《金 瓶梅》:還有多少文化可以糟蹋
《*》:還有多少文化可以糟蹋
在漫長曆史中一直諱莫如深的《*》,如今被人們發現了它新的價值而成了香餑餑。繼安徽今年五一節開張的《*》遺址公園後,山東又有兩地正在緊鑼密鼓地開發與《*》相關的旅遊專案,諸如潘金蓮與西門慶相會的舊址、武大郎燒餅鋪、武松殺嫂舊址,或血濺鴛鴦樓舊址等等,還伴有“武大捉姦”、“西門初會潘金蓮”等娛樂節目,真是鬧哄哄得不一而足,卻都冠以文化旅遊之名。
作為一種商業行為,選擇《*》為切入點,為的就是利用《*》的道德含混性與內容的神秘感,打一個“擦邊球”,將其古典名著本來豐富複雜而又敏感的內涵,刪繁就簡併改頭換面演變成大眾文化的文字,來吸引大眾的眼球,掏取大眾的錢包,要說也是無可厚非的。儘管我們可以指責這樣的商業行為鄙俗而淺薄,但對於開發者和商家而言,這也許是一個還不錯的創意而有些自鳴得意呢。
美國學者約翰·菲斯克在解釋大眾文化的開發時候曾經說:過度性和淺白性是其兩種特徵,“這兩種特徵提供了創造大眾文化的豐富和肥沃的資源。”而其中的過度性,所遭受的負面指責,無外乎就是鄙俗和淺薄。因此,當我們的開發者和商人大約20年前開發了古典名著《西遊記》,在全國許多地方建造了許多處《西遊記》宮的旅遊專案之後,這一次瞄準上了尚在沉睡中的《*》,其開發的過度性特點如同礦產的開採一般,自然是非常的明顯,試問開發完《*》之後還要從哪兒下笊籬呢?我國古典名著還剩下什麼沒有被我們現代的商業所染指呢?因此,所遭受到的指責,是精明商家早已經料到的,不足為奇。可以這樣說,這種效果,正是商家的預期。所有對他們的討論和批評,無疑正中他們的下懷。這樣的專案還沒有破土動工,不過只是剛剛出臺,便受到如此覆蓋面的廣泛關注,這不是不用花錢的最好的廣告嗎?以此而吸引眼球的經濟不正指日可待了嗎?
所以,我們不必擔心,《*》的旅遊專案開發,會重蹈20 年前《西遊記》宮曇花一現的覆轍,那些《西遊記》宮早已經成為了一堆堆拙劣的贗品廢墟而無人問津。因為,他們自然知道這不過同《西遊記》宮的開發一樣的泡沫而已。但是,只要眼前能夠名利雙收,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從一開始就並不指望潘金蓮、西門慶或武松能夠長生不老,陪伴他們走得更長遠。而文化更是他們慣常打出一張牌,是為了遮掩一些什麼而塗抹在他們臉上的一抹腮紅而已。要不怎麼能夠叫作過度性開發呢?
因此,開發者和商家的這種商業行為,他們對《*》的借屍還魂,譁眾取寵,都是從商業目的出發的,雖然是踩在了道德的邊線,算不上什麼高超的商業行為,雖然並不違法,卻不過只是小聰明而有些心理鄙俗目光淺薄而已。他們走的不過是時下開發名人故居和宋城唐城來開闢旅遊資源的老路中派生出來的一支岔路而已。他們以為會柳暗花明曲徑通幽,不知道可能會是把路越走越窄。
應該反省的應該不止是商家,還有我們的大眾文化和我們大眾自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對此如此關注?其實,說穿了,除了獵奇心之外,不少人關注的並不是《*》真正的內涵,而是全書80萬字中被潔本所刪除的那涉及性描寫的2萬字而已。無論開發者、商家,還是大眾,目光都容易聚集在這2萬字上而達到了共識與默契,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