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情況下,像它們的當事人那麼去思維去做,不知結果會怎樣?恐怕會是自食惡果而且被人冷嘲曰自作自受的吧?
我也不會那麼去思維那麼去做的了。
故我將它們追述出來,絕無倡導的意思。只不過是一種擺脫記憶粘連的方式罷了。
再有什麼動機,那就是提供樸素的、溫馨的人性和人道內容的欣賞了。
欣賞欣賞反正也不損失我們什麼……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理想”的誤區
依我看來,“理想”這一詞的詞性,是不太好一言以蔽之地確定的。我總覺得它也可以被當成形容詞。因為它所意象著的目標必是引誘人的。它還可以被當成動詞。起碼可以被當成動詞的前導詞。因為有了理想往往接著便有追求。追求跟著理想走。
人類有理想,國家有理想,民族有理想,每一個具體的個人,通常也都有理想。
而具體的個人的理想,皆以他人的人生作參照。
在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一些人,一出生就已經是貴族了,甚至是王儲,或公主……
有一些人,一出生就已經是億萬富豪了,因為他或她命中註定是龐大遺產的繼承者……
有一些人,生逢其時,吉星高照,以幾十年的苦心經營,終換來了累累商業碩果……
有一些人,靠著天才的頭腦,抓住了機遇,成了發明家,名下的專利自然而然地轉化為滾滾錢鈔……
有一些人,賴父輩的家族的權力背景而立,捷足易蹬,僅僅幾步就走向了奢侈的生活水平……
有一些人,受“上帝”的青睞,胎裡帶著優秀的藝術細胞,於是而名而富……
有一些人,由時代所選擇,青年得志,功名利祿集齊一身……
商業時代的媒體,一向對這一些人大加宣傳。彷彿他們的人生,既不但是大家的人生的樣板,也是大家只要有志氣,便都可以追求到的“理想”似的。
這一種宣傳的弊端是,使我們這個時代的,尤其是中國的青少年群體之相當多的一部分,陷於對社會普遍規律對人生普遍規律的基本認識的誤區。
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我對以上“一些”人之人生持什麼否定的態度。我又不是傻瓜,和每一個不是傻瓜的人一樣,毫無保留地認為以上“一些”人的人生,乃是極其幸運的人生。誰若能成為以上“一些”人中的任何一類,無疑將活得特別瀟灑。那樣的人生確是一種福分。姑且不論那樣的人生也包含著可敬的或可悲的付出。
我要指出的是,那樣“一些”人,實在是我們這個地球上極少數的一類人。統統加起來,也只不過是幾百萬分之一。這還是指那樣“一些”人中的“普通”型別。至於那樣“一些”人中的佼佼者,則就是千萬分之一了。比如整個亞洲半個世紀以來只出了一位李嘉誠和一位成龍。
那樣“一些”人之人生,有的足以為我們提供成功人生的經驗,有的卻幾乎沒有任何可比因素。時代往往一次性地成全“一些”人的人生。時代完成它那一種使命,往往要具備不少先決的條件。時過境遷,條件改變了,那樣“一些”人的人生,便非是靠志氣和經驗所能“複製”的了,只在精神激勵的方面有“超現實”的積極意義了……
我主張有理想有志氣的青少年,不必一味仰視著那樣“一些”人開始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而首先要掃視一下自己的周圍再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再決定自己的人生究竟該怎麼走。
掃視一下自己的周圍便會發展,許許多多堪稱優秀的男人或女人,在物質生活方面,其實都正過著僅比一般生活水平稍高一點兒的生活。他們畢業於名牌大學,他們留過學,他們有雙學位甚至頂尖級的高學位,他們敬業而且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成就,他們已經青春不再人屆中年,他們有才華和才幹,也有所謂的“知產”……
但他們確乎的非是富有的“一些”人。
他們的月薪相對高點,但絕非“大款”。
他們住的相對寬敞但絕不敢奢想別墅。
他們買得起私車但必是“捷達”或“普桑”。
他們的人生能達到這樣的程度,少說是在大學畢業後靠了五年的努力,多說靠了十年十五年的努力……
如果算上他們從小學考初中,從初中考高中,從高中考大學,進而考碩考博所付出的孜孜不倦絲毫也不敢懈怠的學習方面的努力,那他們為已達到的現狀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付出了多麼沉甸甸的代價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