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4/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春之歌〉談文藝創作和批評中的幾個原則問題》,張虹在第四期《中國青年》上發表《林道靜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嗎?》的文章,就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與思想內容提出了批評性乃至否定性的看法,由此引起了文藝界的討論與爭鳴。《中國青年》和《文藝報》陸續發表的文章有:茅盾的《怎樣評價〈青春之歌〉?》(《中國青年》1959年第4期),何其芳的《《青春之歌》不可否定》(《中國青年》1959年第5期),馬鐵丁的《論〈青春之歌〉及其爭論》(《文藝報》1959年第9期)等。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958《青春之歌》(3)
對作品持否定態度的人,主要觀點是認為作者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表現了主人公的小資產階級情調。如郭開就指出,“書裡充滿了小資產階級情調,作者是站在小資產階級立場上,把自己的作品當作小資產階級的自我表現來進行創作的……沒有認真地實際地描寫知識分子改造的過程,作者給她(林道靜)冠以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嚴重地歪曲了共產黨員的形象”等等。持這種觀點的人還認為,小說沒有很好地描寫工農群眾,也沒有很好地描寫知識分子與工農群眾的結合,還有人認為,作品對林道靜愛情生活的描寫,在青年讀者中產生了不好的社會效果。
對作品持肯定態度的人,不同意上述觀點,他們認為,作者確實是把林道靜當作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來暴露,但目的是為了批判,而不是什麼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自我表現。在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