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毛澤東斥責“批判”了嘛;不好理解的是,既然如此,為什麼“與作品”仍然也保持絕佳距離呢?這,就是王蒙所稱的“學問”,就是經驗。這些經驗豐富、曉得對自己負責的老作家,同負有一定領導之責、必須放眼“全域性”的人,目光一樣長遠。他們靠直覺認為,對待《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或者說,對待反官僚主義這個問題,還是不即不離比較穩妥。
多年來,對於毛澤東親施援手,而王蒙仍未免於厄運,人們都感困惑。假如我們目光只徘徊於毛澤東和王蒙這兩點之間,這困惑確實無法驅除。但是我們大抵忽視了“現場”是一個更加開闊的空間,在上述兩點之外,還交織著其他許多的表情、神色。放眼這更廣闊的範圍,我們就能讀到更復雜也更真實的資訊。當我們把事件在全景意義上覆原時,應不難發現雖然毛澤東制止了批判,《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卻只是暫時在報端上“化險為夷”,而在人們內心,它從未“翻身”。那種種的敬而遠之、穩妥持重、拿捏沉吟,顯示了對於“趨勢”的普遍預期,並給數月之後發生的事情留下注腳。
某種意義上,事件中王蒙的遭遇,頗似他自己筆下的林震,只是結局大相徑庭。
延伸閱讀
王蒙:《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韋君宜:《思痛錄》,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朱正:《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黎之:《回憶與思考——1957年紀事》,《新文學史料》1999年第3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958《青春之歌》(1)
體裁:長篇小說
作者:楊沫
首次出版: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1958年1月
(白燁 撰)
在“十七年間”的長篇小說創作中,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從發表之後,叫好的聲音與批評的聲浪一直交織在一起,在臧否不一的喧鬧之中,作者幾次修改作品,作品又改成同名電影。之後,無論小說與影片,都有爭議相隨相伴。這種情形構成了當時中國文壇一道獨特的風景。
楊沫(1914—1995),原名楊成業,湖南湘陰縣人,1914年8月生於北京書香門第之家。1928年考入西山女子溫泉中學。1950年出版中篇小說《葦塘紀事》。1952年調至中央電影局劇本創作所任編劇。1958年出版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其中鮮明、生動地刻劃了林道靜等一系列青年知識分子形象。後由自己改編為電影《青春之歌》。1978年之後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紅紅的山丹花》、長篇小說《東方欲曉》、《芳菲之歌》、《英華之歌》以及《楊沫散文集》、《自白…——我的日記》、《不是日記的日記》等11部作品。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北京市文聯主席、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楊沫從1951年開始長篇小說《青春之歌》的醞釀與寫作,1957年完成;當時的書名為《燒不盡的野火》,後改名為《青春之歌》。1955年寫完上半部後交給中國青年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在審稿時提出了較大的修改意見,認為書稿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以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林道靜作為書中最重的主人公、中心人物和小說的中心線索,而對於林道靜卻缺乏足夠的批判和分析。1955年4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藝術上要百花齊放,學術上要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寫作與出版空氣有所寬鬆。楊沫又把書稿交給秦兆陽審看。秦兆陽看後認為稿很好,就又把稿子轉給了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於1958年1月正式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又出版了作者的修訂版。
粉碎“四人幫”後,《青春之歌》於1978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次出版發行。日本也在1960年日譯版的基礎上,參照原著新版再次改譯出版。國內各報刊對於楊沫及其《青春之歌》的介紹與評論文章日見增多。之後,曾與楊沫戀愛同居並被楊沫以餘永澤的形象寫入作品的張中行的復出,以及楊沫的兒子老鬼(馬波)忠實披露楊沫其人其作的種種內情的傳記作品《母親楊沫》的出版,都曾在文壇內外引起一定的反響,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了有關楊沫與《青春之歌》的話題。
《青春之歌》主要是寫革命時代以林道靜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與奮鬥:
林道靜出生在一個大地主家庭,親生母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