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武子孫全部殺掉。但到三更時,齊明帝卻沒有醒轉過來。中書舍人沈徽孚等決定將此事拖著不辦。黎明時,齊明帝方才醒來。他認為這些諸侯王命不該絕,於是,賞了他們一頓酒飯,又都放出宮去。
齊明帝殺害諸侯王的時候,大都是在夜間派士兵包圍住宅,硬行砸開門窗,呼嘯而入,並將其家產全部沒收。而且,每次殺人的時候,他都要流淚。因此,每逢他焚香禱告、嗚咽流涕時,左右的人就知道明天一定有大規模的流血。最可注意的是永泰元年(498年)正月的那一次,他一口氣殺掉蕭鉉等十個諸侯王。殺人之後,才命令有關部門告發那十個諸侯王謀反,要求處死他們。事情的奇妙之處恰恰就在這裡。齊明帝接到報告之後,不但沒有批准,反而義正詞嚴地大加申斥,加以批駁。有關部門於是站在神聖的法律的立場上,冒著皇帝震怒的危險,再度請求,堅持前議。齊明帝這才迫不得已,向法律屈服。這是齊明帝無數小動作中的一個,有關史書早已把他的真實面目揭露無疑。
齊明帝不但屠戮高、武子孫,對一些功臣宿將也橫加猜忌,晚年尤甚。功臣宿將人人自危,紛紛尋找出路。498年4月,大司馬、會稽太守王敬則起兵反抗齊明帝,幾天之中聚眾十萬人,一直攻打到建康附近。這次叛亂雖然很快便被平定,但也給齊明帝以很大打擊。不久,他便在憂懼中死去。
處在變亂之秋,蕭衍不但在軍事上屢立戰功,在政治上也有出色的表演。他深諳韜晦之略,處處藏其鋒芒,以避免刻薄寡恩的齊明帝的猜忌。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把功勞歸於齊明帝的英明決策和屬下將士的英勇善戰。每當得勝回潮,他總是主動上交兵權,遣散部曲。齊明帝性喜節儉,蕭衍也刻意仿效。他衣著樸素,飲食簡單,有事出門時從不招搖,經常乘坐簡陋的牛車。幾年的韜光養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蕭衍的品德才幹,得到了朝野士大夫、文臣武將們的普遍讚譽,齊明帝也對他另眼看待。因此,儘管齊明帝猜忌群臣,專事誅戮,卻始終對他恩寵如一,視為心腹。
495年,北魏孝文帝乘南齊內亂,率兵大舉南伐,派大將劉昶、王肅進攻司州(今河南信陽)。劉昶是宋文帝的第九個兒子,曾任徐州刺史。465年,宋前廢帝劉子業誣劉昶謀反,派兵討伐。劉昶武裝反抗失敗,被迫丟棄家小,只攜一名愛妾逃往北魏。因他學識廣博,頗有文采,北魏很重視他,妻以公主,拜為侍中、徵南將軍。
王肅的父親王奐,曾任南齊雍州刺史。493年,王奐因事觸怒齊武帝,滿門被誅殺,只有王肅得以逃脫,奔往北魏。王肅出身世家大族,熟悉典章制度。北魏孝文帝對他很重視,多次親自召見他,商討軍國大事。北魏的各種典章制度,大多出自王肅之手。他在孝文帝改革中,起了重大作用。此時任輔國將軍、大將軍長史。
劉、王二人身為南朝叛將而見重於北魏,自然對孝文帝感恩戴德,矢志效忠。兩人率大軍二十萬,將義陽城(今河南信陽北)圍得水洩不通。魏軍晝夜攻打,義陽危在旦夕。
得知義陽危機,齊明帝蕭鸞先派左衛將軍崔慧景、寧朔將軍裴叔業領兵迎戰。聽到北魏軍隊分兵攻打義陽後,又派遣蕭衍和平北將軍王廣之領兵救援。可是,當部隊行進到距義陽一百里的地方時,聽說北魏軍隊人強馬壯,齊軍將領們都畏懼魏軍的強大,再也不敢前進了。
這時,蕭衍挺身而出,主動要求擔任先鋒。王廣之見狀大喜,將手下精兵悉數交付蕭衍。蕭衍率軍連夜進發。他避開大路,專取捷徑,很快抵達義陽城外的賢首山,然後命令士兵將旗幟插滿了山上山下。此地距魏軍陣地僅有幾里路程,但齊軍抵達時,魏軍根本沒有發覺。
等到天一亮,魏軍突然發現賢首山上遍插齊軍旗幟,因為不明齊軍虛實,所以不敢輕舉妄動。而義陽城中的齊軍看到後,以為重兵已經趕到給他們解圍來了,於是士氣大增。司州刺史蕭誕下令開啟城門,親率齊軍撲向魏軍大寨,同時順風放火。蕭衍見狀,也率山上齊軍衝下山來。蕭衍親自上陣,搖旗擂鼓助威,齊軍士氣高昂,個個奮勇殺敵。魏軍腹背受敵,頓時大亂,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山谷間到處都是魏軍的屍體,鮮血把河水都染紅了。王肅、劉昶彈壓不住,只好退走。齊軍最終取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清點戰利品時,一個士兵發現了一箱檔案,連忙獻給主將。這些檔案中有一封北魏孝文帝剛剛發來的敕書,敕書上寫道:“聽說齊軍中有一個名叫蕭衍的將軍,非常善於用兵,你們如果和他相遇,一定要倍加小心,最好是堅壁不戰,等我率大軍趕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