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果上天保佑,擒得此人,則江南不難平定。”這個訊息很快在齊軍中傳播開來。從此,蕭衍的聲威大振。蕭衍也因戰功而升任太子中庶子。
497年10月,北魏孝武帝親自率領大軍進攻雍州(今湖北襄陽)。雍州在當時控扼南北,為漢水上游重鎮。雍州刺史曹武率眾抵抗,屢為魏軍所敗。齊明帝連忙命蕭衍和右軍司馬張稷赴援。接著,又命度支尚書崔慧景總督雍州諸軍。他們到達襄陽時,雍州的五個郡已被魏軍攻陷。
次年三月,齊軍進駐鄧城(今湖北襄樊市北)。北魏孝文帝率十餘萬魏軍突然殺到。蕭衍和崔慧景領兵與北魏軍作戰,在雍州西北的鄧城被北魏的幾萬鐵騎兵包圍。蕭衍知道城中糧草和槍械缺乏,就對崔慧景說:“我們遠道征戰,本來就很疲憊,需要休整,現在又遇到強敵圍困。如果軍中知道糧草缺乏的實情,肯定會發生兵變。為防萬一,我們還是趁敵人立足未穩,鼓舞士氣殺出重圍為上策。”
崔慧景雖然心中憂慮膽怯,但表面上卻假裝鎮靜:“北方軍隊都喜歡遊動作戰,他們不會夜裡攻城的,不久自然回退兵的。況且,我軍新敗,士卒缺乏鬥志,此時主動出擊,無異於以卵擊石。”否定了蕭衍的意見。
魏軍集結完畢後,便向齊軍展開衝擊。崔慧景見魏軍勢眾,驚懼失色,便想引軍退走。蕭衍扣馬極諫,崔慧景堅持不從,命士卒開啟鄧城南門,狼狽向襄陽方向逃走。其他各部見統帥溜了,也紛紛逃散。在經過離鄧城不遠的鬧溝時,敗兵爭先搶渡,魏軍乘勢掩殺,齊軍死亡無數,鬧溝幾乎為之斷流。
蕭衍見各路齊軍全部逃走,只得整齊隊伍,且戰且走,也向襄陽方向退去。由於平日約束得法,儘管值此敗軍之際,部隊傷亡甚大,蕭衍卻仍然全師而歸。這次戰役後,齊明帝以蕭衍為輔國將軍,代理雍州刺史。這是永泰三年(498年)七月的事。過了幾天,齊明帝便死掉了。
蕭衍到任後,延攬人才,積極經營,實力迅速膨脹,從此就有了一塊固定的根據地,為他幾年後東下滅齊、建立梁朝奠定了基礎。
反對東昏侯
齊明帝蕭鸞在位只有五年就病死了,他的兒子蕭寶卷即位,這就是無能的東昏侯。蕭寶卷即位後,以揚州刺史始安王蕭遙光、尚書令徐孝嗣、右僕射江祏、右將軍蕭坦之、侍中江祀、衛尉劉暄為輔政大臣,時稱“六貴”。蕭寶卷又寵任左右嬖倖茹法珍、梅蟲二、豐勇之等八人,號曰“八要”。他治國無術,卻很殘忍,做皇帝后殺掉了很多大臣,對於一些功臣也不知道愛護,妄加殺戮。他猜疑雍州(治今湖北襄樊)刺史蕭衍對朝廷圖謀不軌,遂派人前往行刺。不料,行刺者未照旨行事,反把此事告訴了蕭衍。蕭衍逐漸和他對立起來。
500年11月,蕭衍召集部將說,主上(指蕭寶卷)昏瞶暴虐,罪惡超過商紂王,我決定和大家一起廢除他,另立新帝,以興旺國家。隨即建立大本營,集結部眾,擁兵萬餘人,戰馬千餘匹,船艦3000多艘,積極準備推翻齊帝。蕭寶卷得知蕭衍舉兵起事的訊息,即派輔國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山陽率軍3000人在上任途經江陵(今屬湖北)時,會合西郎中長史蕭穎胄襲擊雍州,消滅蕭衍。
蕭衍得到這個訊息,對諸將說:“襄陽地處邊陲,連年征戰,人傑地靈。荊州人素來畏懼襄陽人。他們如果不隨我起兵,我便率軍前去征戰,打敗他們簡直就像撿拾地芥那樣容易,估計這種可能性不大。荊、雍二州唇齒相依,他們響應我的可能性極大。到那時,我和荊、襄二州之兵,順江東下,勢如破竹,即使韓信、白起復生,也不能阻擋我,何況昏君當朝,將士離心!”他決定以計謀分化敵軍陣營,逼反蕭穎胄。
首先,他派參軍王天虎到江陵(今屬湖北),向荊州各處散發傳單,聲言:“劉山陽此次西上,要一併剿滅荊、雍二州。”各處得到傳單後,皆惶恐不安,人心大亂。
不久,劉山陽來到巴陵(今湖南嶽陽)。蕭衍又命王天虎前往荊州,隨身攜帶他寫給蕭穎胄及其弟蕭穎達的兩封書信。王天虎走後,蕭衍對自己的舅舅張弘策說:“《孫子兵法》上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次之,心戰為上,兵戰次之。’我如今就是照此辦事。前些日子,我派王天虎到荊州,很多人都接到了我的書信,信中所言甚詳。現在我寫給蕭穎胄兄弟的兩封信,信中卻沒有什麼具體內容。信中只是說:‘以王天虎口信為準。’其實我什麼也沒對王天虎說,王天虎到荊州後當然什麼也就說不出什麼來。而王天虎又和蕭穎胄的關係甚好。這樣,荊州的人們必然懷疑蕭穎胄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