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宋保德十二年,二月十四日。華清宮內的氣氛,從來沒有像如今這樣消沉低迷過,所有的人都感到了末日將至的壓抑。
不是人類的末日,而是西宋這個專制帝國的末日將至了。
華夏三雄之間的戰爭早就分出了勝負……實際上,早在八年多前,當東宋皇帝趙昊率皇室成員搭乘東宋本土艦隊的戰列艦,離開江寧趙家港碼頭的時候,戰爭的勝負就已經分出了。
因為在這場統一戰爭中,大周真正的對手就是東宋。東宋是世界帝國,擁有一億兩千萬人口,同樣進行了工業革命,還擁有僅次於大周的海上力量。
只要東宋上下一心,想要抵抗到底,大周共和國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征服東宋的。
可問題是東宋這個國家並不是屬於趙家天子的,而是屬於合眾諸州的。合眾諸州只是將趙家天子當成了一面大旗而已。
要讓合眾諸州拋棄過往的繁華和腐朽的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承受各種苦難,用鮮血和生命去保衛一面旗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在龍石島大海戰後,擺在東宋50合眾州面前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以什麼樣的條件加入大周共和國了。
大周可是日不落的世界帝國,佔有南北美洲一億六七千萬平方里的天選之地!
而且大周本土也異常遼闊,佔有了後世稱為東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這塊,本土的面積超過六千平方里。
再加上非洲、大西洋、太平洋和南洋地區的小塊殖民地,大周共和國擁有的土地面積在兩億三四千萬平方里,相當於五千一百萬平方公里!
比起歷史上那個大英日不落帝國的四千多萬平方公里還多一千萬平方公里呢!
而且大英帝國本土不過是幾千萬人口,弱杆強枝,難以維持長久是必然的。
而大周本土如果和東宋本土合併了,人口可以達到兩億六千萬,而那麼多塊殖民地的人口包括奴隸和土著,頂天也就是三四千萬。
三四千萬人想反兩億六千萬人……別說門了,連窗戶都沒有。
如果大周和東宋不合並,兩個華夏豪門搞內鬥,互相拆臺,也許會促成一波殖民地獨立運動。
可他們一合流,至少未來三四百年內都不會有殖民地解放運動什麼的了。
而一個擁有幾億人口和五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日不落帝國,也毫無疑問是這個世界的終極支配者!
所以對東宋五十州的資本家們而言,加入大周,成為主宰世界的一員,要比和大周共和國打一場傷亡慘重的焦土之戰要划算得多。
當然了,統一的條件還是要好好談一談的……
而這一談,就談了三年之久!
在談判過程中,也發生過幾次反覆。逃亡到新宋的趙昊在東宋國內也有許多擁護者,也就是所謂的保皇黨人。他們想盡各種辦法,想要以談判為掩護,為東宋爭取到重建海軍的時間。
只可惜大周共和國總是棋高一著——其實是他們在海軍和蒸汽機方面的投入一直比東宋高(大周有很大的蒸汽船隻的需求,而且財力更強大),因此擁有更好的技術和生產能力。
所以在海軍進入鐵甲蒸汽帆船的時代後,大周和東宋的海軍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變得更大了。
因此東宋保皇黨們的努力,最終因為無法打敗大周的海軍而化為了泡影。
不過他們的拖延政策也不是沒有一點意義的。他們至少為東宋保皇派人口和財產的轉運爭取到了時間。
哦,大周在和東宋展開談判後,並沒有實行封鎖東宋海岸線的作戰。當然了,大周也沒有恢復鳥糞的出口。
不封鎖海岸線,是為了在維持東宋經濟不崩潰的同時,放走各路保皇黨人。
大周並不打算將東宋的保皇黨趕盡殺絕,要不然趙昊也去不了新宋大陸。
他那點本土艦隊,大周海軍要殲滅還不容易?
但是那麼做並不符合大周共和國內高層的利益。
首先是大周共和國的領導層,不希望東宋的保皇黨留下來給自己搗亂,有個好去處給他們也不錯。
其次是大周共和國的軍方希望給自己保留一個對手,有對手才能維持強大的陸軍和海軍啊!
要不然軍方,特別是海軍拿什麼藉口要軍費?
所以大周共和國的軍方不僅坐視東宋的保皇派一波波的跑路,而且還將爪哇以東的南洋島嶼,都劃為新宋的“附屬島嶼”,都屬於不建議奪取的地區。
“不建議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