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法軍多次攻打臺北烏嘴峰和月眉山,都被打敗。 不久,馮子材率領清軍在鎮南關大敗法軍,中國軍隊轉入反攻。
。 想看書來
空前大進軍,抬棺保國防(7)
法軍在鎮南關慘敗的訊息傳到巴黎,在法國當權者中引起巨大震動。法國民眾湧上街頭,遊行示威,包圍議會。茹爾?費理內閣當晚就倒臺了。 中國軍隊完全可以乘勝打擊侵略者,但清廷採納李鴻章等人提出“乘勝即收”的主張,同法國進行和平談判。李鴻章和法國人在天津簽訂了《中###訂越南條約十款》。
清政府命令前線軍隊停戰撤兵。前線將士群情激憤。張之洞接連電奏緩期撤兵,竟遭李鴻章傳旨斥責。馮子材和王德榜被迫撤軍。
左宗棠身在福州,病入膏肓,聽到撤軍的訊息,悲憤地嘆息:“李鴻章啊,你這樣誤了國家啊!”
他嘴裡噴出一股鮮血,暈厥過去。左帥的安危,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光緒來電慰問:“皇天福佑,左卿康好。”老眼昏花的慈禧,在佛祖面前為他祈禱,也發來一封慰問電:“天恩庇護,左卿安好。”醇親王來電說:“上蒼添壽,大帥延年。”李鴻章心中百味雜陳,也發來急電:“為國攝重。”
左宗棠臨終前給朝廷留下一封口授奏章,仍不忘加強國防,請求慈禧批准建立海軍,及早修路開礦造船炮,以圖國家富強。
左宗棠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就是中國沒有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海軍。南洋水師剛有起色,卻在馬尾被法國軍艦殲滅,令他痛心不已。
左宗棠很快就去世了。靈柩停放在福州市鼓樓廣場,停殯一月,供人瞻仰。朝廷為他舉行國葬,李鴻章、翁同龢率文武百官到福州憑悼。他的靈柩被送回湘陰左家塘肖家墳山安葬。
中法戰爭,法國未勝而勝,中國未敗而敗,朝廷中唯一的一個強硬派中樞人物溘然長逝,中國民眾看清了朝廷的腐敗無能,看到了中國面臨的各種威脅。
中國,在水深火熱中煎熬。
左宗棠所處的年代,中國睡獅尚未覺醒,所謂的“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都未能挽救國勢衰頹的命運。在外國列強虎視眈眈之下,中國從邊疆到心臟地帶,危機四伏。中國的有識之士,滿懷憂患意識。早在1849年,即道光二十九年,發配新疆的林則徐因病開缺回鄉,路過湖南,派人約左宗棠一見。兩人年紀相差二十七歲,卻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他們暢談治國方略,通宵達旦。林則徐將他發配新疆期間蒐集的材料、制訂的戰守計劃,以及沙俄在中國邊疆的政治軍事動態,悉數託付左宗棠。臨行前,林則徐說:“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他日西定新疆,非君莫屬。”
林則徐把平定新疆的重任寄望於左宗棠,歷史的程序表明,林則徐這位禁菸欽差看人的確是很有眼光的!
前南京中央大學有一位文史教授曾說:“唐太宗以後,對於國家領土貢獻最大的人物,當首推左宗棠,實非過譽。”還有幾位歷史學家說:“中國歷史上有四個永遠打不敗的將軍:漢朝的韓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飛和清朝的左宗棠。”
梁啟超說過:“說到左宗棠和諸葛孔明的才華的高下,人們可能還有爭議,但說到對國家的貢獻,諸葛孔明就得甘拜下風了。”
左宗棠到了中年還是白丁一個,但他充滿自信,這是湖南人血性的表現。他能抓住機遇,靠著自我奮鬥,憑著一張嘴、一支筆,十年之間,建立千秋功業,又表現了湖南人經世濟用重實幹的精神。他一生的遭遇,說明湖南確實藏龍臥虎,人才濟濟。一旦機遇到來,就能發揮很大的能量。
湖湘才子喜愛讀書,但不是書呆子,不是老鵰蟲。左宗棠在科舉考場上敗下陣來,卻在實踐中為考試落第的湖湘才子爭回了大大的一個面子。既會讀書又能做事,這才是湖南能人的真才幹。
1995年,十萬長沙市民投票確立的長沙精神“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典出左宗棠的手筆。前句出自左宗棠年輕時寫的一副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後句所講的,實際上是包括左宗棠在內的湖南人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
考試落第的人,不少是有真本事的。左宗棠的故事,為那些因種種原因未能進入高等學府的湖南人,指出了奮鬥的方向。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春秋三十三,壯飛人世間(1)
在左宗棠離世到光緒維新變法前夕這十多年時間裡,湖南人暫時沉默了。他們在重新積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