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助黑旗軍,進而加以收編。兩宮太后
准奏,對劉永福既往不咎,嘉獎他抵抗外侮。李鴻章授予劉永福南澳鎮總兵的軍職,卻不給黑旗軍接濟糧彈。左宗棠命令王德榜暗中支援。 法軍攻克河內以後,左宗棠甄選能將,整治軍隊,添船購炮,重修或加強江防炮臺,到江蘇檢閱水師和陸軍,召集各路防禦部隊的將領研討守土方案。他在檢閱部隊時高聲大喊:“不怕捐軀以殉!”他從兩江防區抽調四營湘淮軍,派往臺灣加強防禦。 左家棠請求朝廷派他去雲南和廣西帶兵,他不惜戰死沙場。朝廷沒有準奏。法軍攻佔越南北寧、太原和興化以後,左宗棠病重,請假休養。只要聽說越北戰事小有失利,他便憂心如焚,病未痊癒,就出來管事。他再次請求掛帥帶兵,並立下軍令狀:如果不能擋住法軍,他願擔罪以謝天下。但是,清廷不許他再招募軍隊。 後來,清廷被迫下詔對法國宣戰,左宗棠再次上書要求統兵出征。清廷任命七十二歲高齡的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左宗棠命令楊嶽斌率領十二營湘軍,準備渡過海峽,到臺灣抗敵。 左宗棠將駐防兩江的舊部恪靖營,加上另撥的兩營,帶往福建。 法國海軍封鎖了臺灣各個海口,內地與臺灣文電不通,援臺的交
通也中斷了。左宗棠密電劉銘傳在臺灣招募兵勇一萬人,以資防備。
左宗棠又和曾國荃聯合上奏,建議由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各抽調
兵輪五艘,在上海集結,通知楊嶽斌率所部湘軍從武昌乘江輪而下,
先抵廈門,準備大戰法國海軍。朝廷是准奏了,但李鴻章未派兵輪南
下。楊嶽斌的大隊湘軍改用商船運輸,無法按時抵達上海。左宗棠改
派幾艘南洋兵輪南下,駛到浙江石浦洋麵,遭遇九艘法國軍艦,被擊
沉兩艘,剩下三艘駛入港內,把法國軍艦圍困在港外。這次調兵,吸
引了法國軍艦北上,減輕了臺灣駐軍的壓力。
左宗棠仍然擔心法軍攻擊臺灣,叮囑駐紮臺灣的湘軍積極備戰。
法軍艦隊果然攻擊臺灣,在基隆受挫,便轉而攻擊福建馬尾軍港。法國軍艦向福建水師開炮,中國艦隊倉促應戰,一些兵艦還未起錨,就被擊沉。部分官兵拼死抵抗,仍然全軍覆滅。 馬尾軍港被炸,左宗棠的慘淡經營化作灰燼。朝廷沒有嚴懲翫忽職守的張佩綸,因為他是李鴻章的女婿。左宗棠強壓怒火,不與李鴻章理論。大敵當前,要一致對外,何況李鴻章也是白頭爵相了,正忙著與法國人談判呢。
左宗棠從南京起程,前往福建。路過江西時,他又抽調三營軍隊
進入福建。他從南平乘船抵達福州,福州官方和民眾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他所經過的街坊和店鋪,都排設香案迎接,全城士民扶老攜幼,出迎“左相侯”,在他的行館大廳上張貼了一副楹聯:
數千裡蕩節復臨,水復山重,半壁東南資保障; 億萬姓軺車爭擁,風清霜肅,十閩上下仰聲威。
老百姓如此隆重地歡迎左宗棠,是因為他在閩浙總督任上,在福建推行改革,施行善政,老百姓心懷感激。他們歡迎左宗棠這樣積極抗擊侵略者的官員,而對軟弱昏庸的官吏極其反感。法國軍艦突襲中國艦船時,清廷大員每天躲在總督府內拜佛唸經;欽差大臣張佩綸一聽到炮響就暈倒在地;船政大臣何如璋每天設宴喝酒,還不許自己的軍艦起錨,致使法國軍艦肆無忌憚,炮擊清軍艦艇和福州市區,而中國人則被動挨打。 左宗棠在福建扭轉了危局。他這次到福州,便再也沒有離開了。 1884年9月,法軍主力艦隊再次進犯臺灣,強佔了基隆。劉銘傳被迫率領湘淮軍退守淡水。法國軍艦駛到淡水港外,炮轟中國炮臺,被守軍擊退。八百名法軍在艦炮掩護下強行登陸,撲向炮臺。劉銘傳揮師殺敵,經過激戰,打死打傷法軍六十六人,迫使法軍退回海上。 法軍對臺灣實行封鎖。劉銘傳多次電請北洋艦隊前來解圍,李鴻章按兵不動。左宗棠聽說北洋水師不願南下,十分憤怒,卻無可奈何。沒有輪船運輸,沒有海軍護送,他就派五營湘軍乘坐漁船增援臺灣。李鴻章的行為引起了中國將領的不滿,紛紛向左宗棠請戰。聶士成主動率領八百五十多名淮軍,從山海關登船啟程,直奔臺灣。 湘軍名將王珍的兒子王詩正,率領五營湘軍在臺灣中部登陸,發起月眉山血戰,重創法軍。楊嶽斌統率十二營湘軍,分批渡過海峽。 在左宗棠的精心部署下,各路援軍相繼渡過海峽,臺灣地區大軍雲集,士氣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