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公為人富於熱情,亦就不免多欲。有些時天真爛漫,不失其
赤子之心。其可愛在此,其偉大在此。然而缺乏定力,不夠沉著,一
生逐多失敗”。
“總論任公先生一生成就,不在學術,不在事功,獨在他迎接新
世運,開出新潮流,振動全國人心,達成歷史上中國社會應有之一段
轉變” 。
梁漱溟的這幾段文字,扼要而全面地介紹了梁啟超的一生,評價也是中肯而富有啟示性的。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早年受過傳統的封建儒家教育,1890年進入廣州萬木草堂學習,接受了康有為的變法維新思想和學術影響,成為康的得意門生之一。1895年,梁啟超和康有為一起發動會試舉子提出有名的《公車上書》,開始了變法維新的政治活動。1896年任上海《時務報》主筆,撰寫出大量宣傳變法維新的政論文章,1897年在湖南任時務學堂總教習,並創辦《湘學新報》和《湘報》,提倡新學,鼓吹變法。梁啟超大聲疾呼:“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 。他反對頑固派敵視資本主義工商業的“以農立國”的口號,不同意某些維新派人士“以商立國”的口號,明確提出“以工立國”的主張,也就是實現資本主義工業化 。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以後,梁啟超逃亡日本,在民主革命浪潮興起的衝擊下,思想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他在橫濱創辦《清議報》,批評清政府,宣傳民族革命,並與孫中山的革命派研究合派組黨計劃,擬推孫中山為會長,梁啟超為副會長。梁啟超還聯合唐才常、韓文舉等13人致信康有為,瀝陳革命理由:“國事敗壞至此,非庶政公開,履行共和政體,不能挽救危局”,並表示:“吾師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娛晚景,啟超等自光繼往開來,以報師恩”。在日本期間,梁啟超寫了不少介紹西方哲學、社會政治學說、經濟學說的文章,如盧梭的《民約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斯賓諾莎、培根、笛卡爾、康德等人的哲學思想。梁啟超的轉變遭到康有為等人的嚴厲譴責,在康的影響下,態度再度轉變,遠離孫中山的革命派,逐漸走向革命的對立面。1899年與康有為等人一起組織保皇會,打出立憲保皇的旗號。1902年梁啟超創辦《新民叢報》作為喉舌,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對民主革命運動的宣傳。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從康有為看近代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3)
1912年,袁世凱籌劃復辟稱帝,邀梁啟超赴京。梁不顧別人的勸阻,執意進北京出任司法總長。隨著事態的發展,梁啟超感到袁世凱“不但不聽他的話,而且不大敷衍他了,他就辭了職,退了下來” ,並和他的學生蔡鍔一起策劃反袁鬥爭。“維新—擁護共和—保皇—擁袁—反袁”的曲折經歷和政治上的屢屢失意,使梁啟超對政治感到厭倦,並且萌生了一層濃厚的悲觀情緒。他50歲生日那一天,頗為感慨地說:“我從少年時代起,就立志要改造中國,中間奮鬥了幾十年,成了今天的我,但中國還是這麼亂,這麼落後,既不富,也不強。為了改造中國這個理想,我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價,是人所共知的,難道說我不努力嗎!可是,到了今天,50歲的今天,我已認識到這個改造中國的大任,已不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及身完成了,這就是我的天命觀” 。他不再搞政治活動而走向學術王國,以求安身立命之所。
3、從弘揚新學到依皈舊學的思想家嚴復。
毛澤東把嚴復和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並列為“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嚴復(1853—1921),福建侯官縣(今福州)人,他的父親是個普通的中醫,喪父後家境貧苦。14歲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海軍。1877—1879年被派赴英國學習,他很注意研究西方學術著作並考察英國的政治制度、社會情況。回國以後擔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司(教務長)和總辦(校長)達20年之久。其間,他把主要精力用於翻譯和宣傳西方學術文化,被稱為“中國近代頭一個大規模翻譯西方社會科學書籍的人”。他所翻譯的《天演論》,其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喚起和振奮了一代中國人,成為維新派以及革命派知識分子發憤圖強,從中世紀走向現代化的基本思想武器。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以後,嚴復受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