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深覺壓力強大而支撐不住,這時候為什麼不回想一下,我們原本是一個相當悠閒的民族,幾乎沒有壓力的存在,難道沒有一些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嗎?�
讓我們先冷靜下來,從頭想一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古老的埃及帝國經過長期的執著,終致僵化而衰亡。同樣古老的中華民族,卻能夠在興衰交替、迴圈往復中,週而復始地生存下去。西方學者的“不連續”觀念,顯然被中國人的“綿綿不絕”的“連續”所否定。�
長年以來,許多在外國獲得具體成效,被證明完全成功的管理經驗,借用到中國以後,卻產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我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水土不服。�
為什麼說“水土”不服呢?因為中國人繁衍生息在黃河流域,最豐富的經驗不是“水”便是“土”,而兩者息息相關,缺一不可,因而孕育出一種“二合一”的“水土”觀,認為萬事萬物,都和水土有關。風土人情,表示人情也離不開風土,而風吹土揚,更需要水的滋潤。
我們的管理經驗,源自大禹治水,一直延續到清末,仍然以治水為主要施政專案。治水的第一個要領,即為“推、拖、拉”。請問除此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我國兵法的特徵,便是運用“治水法”來作戰。孫子一定比較過鯀和禹這父子兩人的不同治水方法,鯀所用的是“硏”和“障”。硏便是“堵塞”;“障”即為“防堵”。用堵塞或防堵的方法來治水,一方面要堵塞洪水的滿溢,另一方面還得鞏固堤防。結果洪水的力量很大,仍然衝破堤防,淹沒了廣大的土地。帝堯時期,鯀治了9年的水,因失敗而被處死刑。�
堯傳位給舜以後,舜聽說鯀的兒子禹十分有智慧,便讓禹繼承父志,承接治水的任務。禹所用的方法,和他父親相反,採取“推、拖、拉”的疏導方式,和洪水奮鬥了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告成功。�
《孫子兵法》的《兵勢篇》,指出“奔流急速的水,有力量能夠將石塊漂起來,完全是一種‘勢’所造成的”。他認為戰場上所表現的種種混亂和迎拒的行動,都屬於兵勢運用的範圍。運用兵勢的將領,統率部隊與敵人作戰,好比轉動木塊、石塊一樣。圓形的木石,滾動起來,有如水流一般,機警靈活而較少阻力。若能因勢利導,配合作戰的需要,必能進退自如。�
《尉繚子》也說:“勝兵似水,縱使高山丘陵亦可崩潰。”他是兵家“形勢派”的代表人物,形勢比人強,實在是中華民族和黃河長年共處的最深刻體驗。�
太極拳的原理,和大禹用疏導方法治水,根本相同。推、拖、拉之中,全身氣血暢通,隨時可以照顧各方的需要。全方位相通,莫過於此。�
治水的第二個要領,在“人力的運用”。大禹三過家門而不敢進入,不過是一種專心投入的表示,目的無非在明哲保身。�
孫子說:“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善戰的將領,要在兵勢運用上力求佔得優勢,不可苛求兵員比例的多寡和素質的強弱,老是指責部屬的缺失。�
第二章 管理的思想形態第一節 太極是一種自然流行的狀態(2)
中國式管理不強調“能力本位”,就是“不責於人”的表現。“做得不好便換人”,徒然令聞者心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明智的老闆,能換到讓部屬不覺得沒有面子,不至引起反彈和反感。換就是,說這麼多幹嗎?�
孫子又說:“擇人而任勢。”依照不同的部屬,創造不同的“心勢”,當然無人不可用,也無人不樂為之用。古人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現在更是如此,因為觀念大多不正確、腦筋大多不清楚了。�
擇人任勢的要領,也不外乎推、拖、拉的運用。看人說話,因人而異,逐漸形成兵法中的“權謀派”,孫子、吳子都是代表人物。�
兵家說“權謀”,是一種面對敵人,不得已的說法。管理不能耍權謀,否則何以面對自己人?講中國式管理,只要開口說出“權謀”字樣,便知不是行家。�
治水何必用權謀?對水耍詐有什麼用?把治水的工程做得美觀些,使人看起來更富有“藝術”的感覺,那才是我們所要做的。�
太極是什麼?是“一種自然流行的狀態”。中國人所熟悉的黃河,變化很大,這種自然的流行,充分表現在太極圖中的“反S線”,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往下,在一往一返之中,呈現彈性的雙軌路徑。太極拳所表現的精神,正好如此。中國人的性格,也是忽前忽後、忽上忽下,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