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軸第五節 志同道合才能合理應變(2)
由於水鏡先生的啟發,劉備警覺到決策人才是各類人才中的關鍵人物。他決心三顧孔明,以實際行動來宣示他禮聘高明的決心。但是,同樣志同道合的關羽和張飛,在心理上並沒有同樣的覺醒。以至第一顧時,兩人都有些不耐煩;第二顧時,張飛開始發脾氣;到了第三次拜訪時,關張二人都極為不高興。如果劉備不能及時制止,或者根本制止不了,甚至採用民主的多數表決,這一段訪才佳話,大概就半途而廢了。諸葛孔明也用不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分天下的故事,也無從說起了。劉備畢竟具有大哥的威望,而關張二人也富於倫理的素養,終於三位一體,打動了孔明的心,慨然應允。�
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三結義,是最好的組織形態。三人共同塑造組織文化,這才吸引趙雲、黃忠等人才,樂於投入。這些志同道合的人,造成了蜀國,名列第三大。創造出當時的大變局,則是這些志同道合的人士,適時合理應變,所締造的豐碩果實。�
但是,從三顧孔明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三結義的兄弟,對同一事件的看法,也相當分歧。在劉備心目中,孔明是安天下的奇才;而在關羽心中,孔明不過徒有虛名;張飛更把孔明看成一般村夫。員工不瞭解幹部的心思,幹部不明白老闆的想法,乃是常見的事實。�
管理需要倫理的配合,在這種情況下,顯得格外分明。劉備適時制止兩位弟弟的無理,合理地應變,順利地完成不尋常的求才舉動。組織內有人能夠拍板定案,才有決策之可言。若是紛紛擾擾,七嘴八舌,今天決定明天還可以翻案,哪裡有什麼應變的力量?拍板定案的決策者,擁有最後裁決權。在志同道合的組織成員中,是不可或缺的首腦。�
老闆可以自己充當決策者,也可以委由他人來代為決策。劉備請到孔明以後,自己認為如魚得水,把一切決策權,都委之於他。曹操就不一樣,他自己決定,從不假手他人。他所信任的人,如郭嘉、程昱,不過充當可靠的助手,從來沒有決策權。�
曹操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劉備的集團參與作風,都是志同道合的組織,可以採取的應變方式。但是,在一般人心中,劉備的能力雖然看似不智不勇,卻能夠借眾人才的力量,表現出真智和大勇。就連自視甚高、驕傲成性的曹操,在劉備十分倒黴的日子裡,也看出“當今世上的英雄,僅你我二人而已”。�
志同道合只是合理應變的基礎,重視倫理,建立共識,才能夠在遇到變動時,尋找出合理的平衡點。�
中國式管理的三大特色: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依理應變。不但可以因人而異、因道而異,而且同樣的人員和理念,還能夠因時因地而合理調整,以求制宜。�
組織如此,成員個人也不例外。這又牽涉到另一個重大的配合問題:在動態中求取平衡,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第三章 管理的三大主軸第六節 人人都合理地陽奉陰違(1)
上司與部屬之間,要求“一團和氣”,卻必須提防“一事無成”。上下和諧相處,凡事打哈哈,有意見不好意思說出來,遇到問題能躲即躲,躲不過彼此推、拖、拉,能處理到什麼樣的地步,都把著“雖然不滿意,勉強能接受”的心態,成為典型的和稀泥,是中國式管理的惡瘤,必須妥為預防,或者及早去除。�
部屬凡事唯唯諾諾,一切遵照上級的規定辦事,是十足的奴才,遲早連累主管,禍及組織,傷害大家的和氣。乖乖牌、聽話、沒有意見的部屬,不受上司器重。有意見,馬上就表示出來,稱為頂撞。喜歡頂撞上司的部屬,不用算八字,一字橫死,遲早死於非命,而且不會太久。因為上司承受不了,面子太難看,終久要翻臉無情,下毒手。職位越高,這種可能性越大。�
中國式管理的特色之一,在以人為主。於是上司、部屬這種人與人間的關係,顯得特別重要。和直屬上司處不好,哪怕有天大的本領,也施展不出來。上司運用“應該讓他做的事情,偏偏不讓他做”的“冰凍策略”,一下子就把部屬變成“急凍人”,所有能力冰凍起來,還能有什麼作為?再依據工作說明書(職掌表)的最後一條“其他”,“把不應該給他做的事情指派給他”,讓他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若不自動辭職,便要忍受煎熬,輕輕鬆鬆地把部屬趕走或逼瘋。對上司百依百順的部屬,命運也十分坎坷。上司不但把他當做奴才,高興怎樣指使,便隨意加以調遣。部屬稍有抗拒,上司就痛加斥責,毫不留情。本來嘛,對奴才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