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國際關係專業。1939年回國,一度任第九戰區副參謀長。以其學術造詣深厚,兼任中央軍校長沙分校主任,輪訓地方軍政幹部,1942年後任陸軍大學教務處處長、國防研究室主任,籌建國防研究院,目的在培養三軍高階將領和幕僚人員。其間,兼任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中將銜高階參謀,協助蔣先生與美國聯絡談判事宜。
1943年,中、美、英三國高階幕僚會於印度加爾各答召開,中方為宋子文、何應欽,杜建時以隨員身份參加。其後,杜建時探察到美英只進攻緬北而非全境的計劃,及時向蔣先生彙報。
中、美、英、蘇的開羅盟國首腦會議,蔣介石命商震、林蔚、杜建時等高階幕僚草擬提案,主要為:反攻緬甸,以美國武器裝備訓練國軍,並要求英國支援國軍的反攻。
蔣先生和史迪威矛盾激化時,史迪威託杜建時請蔣先生接見,後者在憤怒中予以拒絕。1943年夏天,羅斯福、丘吉爾會於華盛頓討論中國戰區事宜,宋子文和杜建時前往參加。杜氏在會上支援陳納德意見,反覆說明中國對空軍的急需。
在重慶美軍司令部,杜建時與史迪威的參謀、助手頻繁聯絡,察知史迪威使用美國援助在中國的去向。1944年9月,赫爾利來華,由杜建時陪同,赫氏電報美國,據實彙報蔣、史性格水火不容,直接點題:有史迪威在,中美不能合作。杜建時在赫爾利處見到電報原文,當即報蔣,蔣先生大喜,囑咐杜建時照顧好赫爾利,加深私人情誼。羅斯福接報以魏德邁接替史迪威徵求蔣的意見,蔣先生與魏德邁友善,當即拍板。魏氏對蔣極為尊重,以蔣先生為統帥,自居參謀,蔣先生喜不自勝。杜建時又和魏德邁為堪薩斯大學同學,於是中美聯絡,趨於密切。
遠征軍的第二階段為中國駐印軍,史迪威為總指揮,羅卓英副總指揮,柏特諾為參謀長,溫鳴劍為副參謀長。
史迪威性格直率中保有威逼、專橫。孫立人、鄭洞國、廖耀湘與之時有牴觸,發生正面衝突或反駁,“不僅贏得我軍官兵的衷心愛戴,且為美國許多正直有識的朋友所讚賞,最後連史迪威對他們也刮目相看,倍加尊重”。
這時發生溫鳴劍事件,以美國軍官取代中國軍官。史迪威將溫鳴劍等人撤職,企圖用美國軍官取代駐印軍團以上幹部。鄭、孫、廖一致反對,史迪威被迫自行糾正(王楚英《我所親歷的印緬抗戰》94頁)。
不過,駐印軍一切武器、彈藥、給養、服裝、醫藥等全由美軍提供,補給到連,供應到人,種種優勢和做法,與其他部隊風氣全不相同,這也是駐印軍對史迪威最終產生好感的原因。史迪威本人,他計程車兵化的舉止、雷厲風行的作風,他的忠於職守、責任、榮譽感等良好風氣,也給國軍官兵很大震動。
駐印軍反攻戰的胡康河谷戰役、孟拱河谷戰役以及密*圍攻戰鬥極為慘烈。作為高階參謀的溫鳴劍,主要是和美軍協商溝通。
抗戰烽火的澆鑄之一(8)
譬如,史迪威和美軍軍官,較缺乏中國古兵法上那種對地理兵略的考慮和重視,中方參謀和他們談及公路補給的巨大困難,他們總是不以為意。雖然他們清楚雨季勢難行車,且中印公路邊修邊打仗,使用率極低,這一帶又到處是溝谷縱橫的原始森林。但他們總強調依託強大的空軍支援,彷彿一切不成問題,他們這種思想在後來的緬北反攻戰中吃虧不小。這時溫鳴劍就要出面苦口婆心地溝通、解釋,以期對方接受意見。
抗戰初年的戰略一瞥
抗戰初期的大戰略方針,總體的分析不錯,但對於戰爭雙方的實力和戰爭殘酷性,日軍攻擊的速度和作戰實力估計不足,屬於盲目樂觀。蓋以1945年初日本尚能進攻至獨山,駸駸有包圍攻擊重慶之勢。而那時美國參戰已經三年多了!所以,參謀本部的策劃,較之蔣介石誘迫日本改變進攻態勢,將其逼為由東向西進攻,並迅速編練60個機械化師……如此看來,蔣先生實在棋高一著。
1938年1月,軍事委員會在武漢進行改組,取消第一至第六部,改設軍令部、軍政部、軍訓部、政治部,何應欽改任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白崇禧以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徐永昌任軍令部長;陳誠任政治部長,周恩來、黃琪翔任政治部副部長……劉斐任軍令部第一廳中將組長,後升廳長。在前一年8月的最高國防會議上,劉斐的發言大略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一貫採取的是蠶食政策和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它的兵備雖強,但人口少,兵員不足;國土小,資源貧乏;國力弱,不利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