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短痛。
此即抗戰前蔣介石的心理和作戰指導原則。
“抗戰爆發後,父親的戰爭指導就是要打破日軍由北向南的作戰線,要使國內由北向南的壓力減輕,並且使日本改為由東向西的作戰線,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利用西南地區(即大後方)。因此以戰爭指導來說,建立大後方為新的作戰基地是相當重要的。作戰基地的建立地點則與作戰線、作戰正面形成一個整體的關係,作戰正面是前方,作戰基地是後方,中間有一條連線,這是一條交通線,也就是補給線。站在野戰戰略的立場,要維護交通線,最好是與作戰正面形成垂直面,這樣左右兩邊都是安全的;最危險的交通線(補給線)則是與作戰正面太過於平行。
補給線在戰爭進行中是生命線,撤退時則是救命線,這點非常重要,除非雙方的攜帶量足夠決勝……如果有這個把握就可以暫時不用補給線,否則就非要用補給線不可。”(《蔣緯國口述自傳》9頁) 。。
抗戰烽火的澆鑄之一(13)
這在蔣緯國自傳出版之前,尚未看到如此精闢的論述。這裡涉及一個全盤性的野戰戰略構想,他進一步分析說:“日本的前進基地設在我國的東北,日方稱之為關東基地,在關東的日軍就稱為關東軍。以關東這個前進攻勢基地來說,日軍從北向南打下來,其主力可以沿平漢路南下,並且以其有力之一部沿津浦路南下,由此可見,日軍的重點放在西邊,如此會變成中日雙方南北對峙、東西展開的局面,這樣一來就把國軍逐次的向東南方壓迫到沿海邊。如果我們被逼到海邊就完了,因為我們在海上沒有補給。當年日本海軍與中國海軍的比例,光拿噸位來比,是31∶1,也就是31倍於我們,船與炮的效能還不算,因此國軍如果退到東南沿海,這場戰爭就結束了。”
“父親確實對中國大陸作了詳細的地略分析,所以才決定,要對抗強敵日本,先要替日本做一個打勝中國的構想。他發現,日本如果要侵略中國,就要將攻勢基地放在北方,由北向南攻擊,把國軍推到東南沿海,如此一來,就能達到三月亡華的美夢。我們的對策就是使日軍由北向南的攻擊改變為由東向西,將自己的攻勢基地放在大後方(雲貴川),必要時,西康也變成大後方根據基地。”(《蔣緯國口述自傳》12頁)
退臺後,蔣先生再次強調“三角形攻擊戰鬥群”的觀念,曾經要陸軍研究後做觀摩演習。蔣緯國接到命令和他父親同行。到達演習地點,發現一支部隊站在水塘裡面,蔣介石看了就問怎會站在水塘裡?那些人解釋說,這是按照一般狀況的需求,因為另外兩個第一線部隊已經擺好了,所以第三個部隊非放在水塘不可。蔣先生聽了覺得真是天大的笑話。他說:“我跟你們再三地說過,三角形不一定是正三角形,前面兩個部隊擺定後,第三個部隊可以放在前後左右任何一個地點,這個地點要依狀況而定,而狀況包括敵情與地形,你們怎麼能把部隊放在水塘裡呢?”因為三角形攻擊戰鬥群,基本編組為三角形者,其應變的靈活很大。蔣緯國以為,這真是教條的典型,因為即使是沒有戰場經驗的人,也不會將第三個部隊放在水塘裡。結果蔣介石連演習也沒有看就走了,並交代指揮官研究好後再找人去參觀(《蔣緯國口述回憶》17頁)。
抗戰初期,日本侵華由北向南壓制的企圖已非常明顯。東北早已在其佔領中,在華北又頻頻得手。
陳建中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六部的政工人員,和一群青年軍人被派遣到晉察綏前方,擔任戰地政務工作。他們搭乘蒸籠一樣悶熱的津浦路火車,浩浩蕩蕩北上,每個人都如荊軻赴秦。經隴海路到潼關,渡過黃河,再轉同蒲路到太原。參加騎兵部隊,馳驅塞外,從事戰鬥殺敵工作。
他的《戎馬關山——蒙疆喋血記》回憶,閻錫山在山西,有自己的政治組織、理論研究機構、軍政訓練機構。可是日本的侵略戰爭,卻開啟了山西的門戶。平津各地的知識分子,大批大批地湧到太原,各種各式的宣傳口號也都紛紛出現。
敵人對平綏線的作戰,系分三路進兵。我方的部署,則以湯恩伯為前敵總指揮,由十三軍防守南口、居庸關、懷來一線……而由北路軍總司令傅作義坐鎮大同,全面指揮督導。
傅作義的總部,初設於大同近郊的口泉,表示有信心打勝仗。
抗戰烽火的澆鑄之一(14)
然而,日軍對太原展開全面攻擊之前,即採取空軍與機械化部隊的密切配合,飛機不斷出動炸射,造成重大傷亡。“傅作義日坐愁城,早晚都在他設在城牆防空洞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