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俄、法、德的“義舉”感恩戴德。
在這樣的情形下,俄國向中國發出了請求派人參加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禮的邀請。出於抑制日本的需要,中國接受了俄皇的邀請,並打算在專使訪問俄國之後,周遊一下列國,加強一下與西方列強的聯絡。經過一番波折,任務落到了李鴻章頭上。當李鴻章接受到這個任務之後,長吁一口氣,心裡的一顆石頭終於落下。李鴻章哪裡是一個能真正閒下來的人呢?他是個勞碌身,一生中就願意不停地奔波、操勞、枉費心機。
李鴻章後來曾得意地談論他的出訪:“某當辭華赴俄之日,自知前半生行事,於此已作一大結束。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者,誠為某今日詠矣。”
清廷本來是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去的,但俄國駐華公使喀西尼抗議說:“皇帝加冕,俄國最重之禮也。故從事斯役者,必國中最著名之人,有聲譽於列國才是方可。王之春人微言輕,不足以當此責。可勝者,獨李中堂耳。”明確提出讓李鴻章出使,在老毛子的眼中,李中堂一直對俄國抱有好感的,而且只有李中堂才敢作敢為,說話算話。光緒與翁同商討一番後,只得改派李鴻章出使歐美。
李鴻章心裡如沐春風。這樣的安排證實了自己在朝廷仍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儘管朝廷清談成風,但真正能有辦事能力的,人數並不多。這是李鴻章驕傲的資本。李鴻章很高興地接受這個任務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李鴻章自從在日本受到欺辱之後,心中一直耿耿於懷,他知道俄國與日本一直是世仇,而且利益掣肘,所以極想借這次去俄國的機會,與沙皇商討共同對付日本。李鴻章還是忘不了他的“以夷制夷”。與此同時,李鴻章也想踏上異國的土地,看一看為什麼這些地方竟有那樣的魔力,能夠讓泱泱華夏相形見絀。但李鴻章畢竟是老了,更何況在日本受到過致命的槍傷,雖然經過調養,傷勢已愈,身體卻一直很虛弱,在向慈禧和皇帝辭行的時候,由於君臣談話時間過長,一直跪著說話的70多歲的李鴻章竟然站不起來,只好由兩個太監把他架了出去。李鴻章出了宮門就暈倒,兩個小時後才甦醒過來。在長時間的君臣對話中,李鴻章表達的中心意思就是,就現在而言,日本是中國最大的威脅,大清想圖存,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與俄國聯合起來。
1896年4月,李鴻章帶著他龐大的使團出發了。據說,李鴻章隨行時還帶了一件寶貝,那是一口棺材,一口彩繪金漆的楠木大棺材。當李鴻章帶著40多人的訪問團離開天津寓所時,在他的身後,四個侍從一直抬著這口碩大的棺材,十分醒目。這樣的舉動,現在看來不免有點輕喜劇的味道,但以當時李鴻章們的理解,這一切太自然不過。在李鴻章眼中,那些西方強國無疑都是虎狼之地蠻夷之地,所去凶多吉少,艱險如同《西遊記》裡的唐僧取經。以這樣的想法而言,熟讀古書的李鴻章明顯感覺自己就像是《三國演義》中的龐德單挑關雲長。李鴻章自己說:“萬里長途,七旬老翁,歸時能否相見,實不可知。”儘管李鴻章一直對於西洋的科技持學習和拿來的態度,但在內心深處,他對西洋還是有著畏懼的,也有著深深的隔膜。我們似乎可以用這樣的比喻來解釋李鴻章所做的一切———李鴻章就像一個販賣書籍的生意人一樣,儘管生意做得很成功,但他對於文化本身永遠隔著厚厚的一層———對於西方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輕重緩急,李鴻章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和鑑別。
第十一章 看西洋景(2)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李鴻章是從天津出發的。臨行時,直隸的官員們連續為他舉行大型宴會;到達上海後,李鴻章受到了出訪國有關人士的熱烈歡送,各國海軍和清國的炮臺同時鳴放禮炮。在法國租界洋警察戎裝佩刀的保護下,李鴻章身著一品官服,套黃馬褂,頭戴三眼花翎,端坐在紫韁大轎之中,精神矍鑠,一掃在賢良寺的沉沉暮氣。在上海逗留數日後,李鴻章換乘法國的豪華郵輪,船頭高懸大清黃龍旗,經香港、西貢、新加坡,入印度洋、過紅海,入黑海,一路乘風破浪,高歌猛進。
到了蘇伊士運河的塞得港,李鴻章受到了一位俄國親王的恭候。接著,李鴻章換乘俄國御船直抵敖得薩港,然後乘火車到達彼得堡。彼得堡的歡迎儀式更顯盛大,俄國陸軍元帥親舉黃龍大旗,外交大臣親自引路,李鴻章乘坐沙皇本人的車輛,兩邊數萬民眾夾道歡迎。俄國給李鴻章接待規格之高,禮儀之完善,李鴻章所聽到的阿諛之多,都似乎是史無前例的。這對於極其重面子的李鴻章來說,心裡自然暢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