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本明朗的密電,一時間疑問叢生。從上述當事人的回憶情況看,當時至少有四個人看過這份電報:負責抄收的呂黎平、陳茂生,最先收閱電報的葉劍英,看到電報並抄在香菸紙上的毛澤東。按照邏輯推論,很可能看到了電報的有周恩來、張聞天、博古、陳昌浩。
明確看到密電的呂黎平說是武力解決,毛澤東說是南下開展黨內鬥爭,陳茂生去世前沒有留下口述資料。到了20世紀80年代,許多人都已去世,剩下的關鍵性見證人只剩下了葉劍英一人。
原四方面軍負責管理電訊工作的宋侃夫堅決否認有“武力解決”一電,幾次到中央黨史研究室說明此事,建議中央有關研究機關趁葉帥健在去問清此事。1982年3月12日至4月2日,葉劍英在與軍事科學院幾位同志談話時回憶了這段歷史:
大概在1935年9月上旬,我們到了巴西一帶一個叫潘州的村子裡。我與徐向前、陳昌浩同志同住一間喇嘛廟裡。中央機關和毛主席他們也住在附近。張國燾率左路軍到了阿壩,就不走了,不願再北進,中央多次催他們北上,他就是不幹。他還阻止陳昌浩等人北上。我們在巴西那一帶等他。
9號那天,前敵總指揮部開會,新任總政治部主任講話。他正講得興高采烈的時候,譯電員進來,把一份電報交給我,是張國燾發來的,語氣很強硬。我覺得這是大事情,應該馬上告訴毛主席。我心裡很著急,但表面上仍很沉著,把電報裝進口袋裡。過了一個時候,我藉故走出會場,去找毛主席。他看完電報後很緊張,從口袋裡拿出一根很短的鉛筆和一張捲菸紙,迅速把電報內容記了下來。然後對我說:“你趕緊先回去,不要讓他們發現你到這來了。”我趕緊跑回去,會還沒有開完,陳昌浩還在講話,我把電報交回給他,沒有出漏子。中央要趕快離開,否則會出危險。到哪裡去呢?只有到三軍團去,依靠彭德懷①。
這段回憶關鍵處用了“語氣很強硬”、“要趕快離開,否則會出危險”等詞。這些詞既鮮明又模糊,是指武力解決?是指南下開展黨內鬥爭?還是強令南下?都有可能,都沒有明說。究竟是哪一種,不好隨意揣測和臆斷。葉劍英把一個原本可以揭開的疑團又完好地儲存了下去。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密電風雲(8)
最有資格開啟這個疑團的還有兩個人:
一個是親筆起草電報的張國燾。一個是指定電報的簽收人陳昌浩。但是,這兩個人都奇怪的隻字不提密電之事。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用一種驚訝的筆調述及當時發生的事:
就在我們為水所阻的那一天,徐向前、陳昌浩的急電稱:“一、三兩軍團違抗總司令部暫停前進的命令,私自北進。”接著,他們又來了好幾個電報,其大意是:毛澤東因徐陳已開啟北進通道,左翼又為水所阻,不能再事等待而坐失良機,竟自動直接下令一、三軍團以北上先遣隊的名義,單獨向北挺進。毛等此次行動,完全是秘密的,事先並未通知徐陳等②。
張國燾把中央提前北上的責任全部推到了毛澤東等人的身上。
與張國燾諉過於人相反,陳昌浩在覺悟之後,特別是在西路軍兵敗之後,坦誠地檢討自己的錯誤,甚至把一些不該他承擔的責任也在負罪心理的驅使下攬到身上。可是他沒有提及此事。
在上述三種說法中,比較權威的說法,是毛澤東的“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這是因為:一、這是迄今為止,最早談及密電的檔案文獻。二、這是主要當事人毛澤東對密電的完整敘述。三、毛澤東的這段話是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發言,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張國燾的錯誤,是在所有當事人,包括張國燾在場的情況下當著他的面講的。據原始檔案記載,張國燾對此沒有否認,他還在會議結束時的發言中承認自己對中國革命犯下了罪惡。
當然,最具說服力的文證還是那份電報,所謂鐵證如山,事實勝於雄辯。有了電文原件,一切自然塵埃落定,疑惑自消。
其實,即使一時查不出電文原件,也無損於人們瞭解當時的危急情勢。以上三種說法都承認有一個共同前提,那就是:
第一,當時爭執的焦點是北上與南下之爭。北上是中央兩河口、毛兒蓋、蘆花歷次會議反覆重申的既定方針,這個方針不僅絕大多數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同意,絕大多數高階將領,包括四方面軍的軍政首長徐向前、陳昌浩也是完全贊同並努力爭取的,持反對意見的只有張國燾一人,他是以一個人的意見對抗著中央的集體決策,並要將自己的意志凌駕於中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