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臨著諸多制約和風險)。這正是它的吸引力所在。此外,人際關係還具有一種玄妙的自我複製、波浪式擴大的特點。如果你的“關係廣”,別人希望透過你結識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資訊和機會,他也就進入了你的關係網路。在每一個行業,都有一些交遊廣泛的半職業性活動家——掮客、社交積極分子、諮詢顧問專家以及資深媒體人員,他們將自己原本有限的人脈充分利用,最終由虛變實並不斷擴大。這些人不一定是這個領域最有實力的人,但常常是最受歡迎的人。
展示、交換人際關係更適於在私人場合、在小圈子中進行。一則公開的、成本低的東西都不值錢,而且有可能給關係人帶來打擾;二則避免被想象成為違背公平原則、損害公共利益的非正常的私人關係。所以有的時候,人們要刻意掩蓋自己的人際關係。找政府辦事,到企業訂單,本來熟悉的物件也要裝出是“陌生拜訪”,避免讓旁人認為有徇私舞弊和暗箱交易之嫌。
。 想看書來
名聲(1)
名聲是外界對一個人的認識與評價。由於它具有公認性與一定的穩定性,名聲一旦形成,就成為個人可以調配的重要資源。好的名聲與財富、權力一樣,是個人成功的三大重要標誌之一。特別是對專業人士、學者等難以在財富和權力方面出人頭地的人來說,名聲是其一生孜孜不倦、奮力追求的目標,也是重要的生存手段。
名聲有知名度與美譽度兩個基本維度。知名度是公眾、行業、社群對他的知曉程度,知名度越高,名聲越穩定;美譽度是外界的認可與排名,一般從能力與道德的角度進行,美譽度越高,表明他在公眾或行業、社群的地位越高,話語權越大。
由於名聲具有極大的“從眾效應”和自我複製功能(與人脈類似),對名聲的炫耀、傳播能起到直接的增值效果。財富、權力的“馬太效應”有一定的滯後性和不確定性,要靠把握事後增加的機會來獲得,名聲的“馬太效應”——“從眾效應”則迅速、明確得多,當下即可實現。名聲製造出更多的名聲。當人們瞭解到你在公眾或行業內的名聲時,將傾向於按照其他人共同的認識來定位你。只要你能基本保持與名聲相對應的姿態,並將這種資訊不斷地傳遞下去,就會不斷有新人加入對你的信從者和崇拜者的行列,導致你的名聲逐步累積,進入一個良性迴圈。
這一現象在明星人物身上表現得特別典型。演藝明星是依靠名氣生活的群體,名聲越大,地位和報酬就越高。水平一般的二三流明星,其報酬水平也要遠遠高於沒有知名度的一流藝術家。所以,藝人及其經紀公司無不極盡所能地進行包裝和炒作,大擺排場,大造聲勢,以此凸顯自己的當紅形象。一個藝人最大的災難不是才藝平平,而是場面寒酸,被人認為是不入流的演員或過氣明星。這種資訊控制不好,有可能使藝人的事業由此滑入惡性迴圈。
近幾年來,韓國電影在亞洲觀眾心目中地位攀升,但很多韓國大腕跑到歐洲就沒了聲響,不得不自己帶人造聲勢。2005年5月,在電影《無極》中出演主角的韓國影星張東健參加戛納電影節,自費帶去了22個親朋好友為自己助威。但偏偏《無極》劇組沒能在戛納主會場的紅地毯上走秀,於是,他把大隊人馬拉到戛納郊外的一座古堡邊,擺POSE亮了亮相。
商界與學界人士在知名度上不能與娛樂明星相比,一般更樂於炫耀自己獲得的美譽度。展示媒體、行業對自己的讚譽與排名,在大型慶典、論壇和電視媒體亮相併發言,向合作單位要求特別待遇,都是這類人士顯示自己名聲的重要途徑。這些方式提醒面前的物件:“我是一個獲得了社會公認的人,你應該按照相應的規格、待遇對待我。”
在炫耀名聲方面最露骨、也最富想象力的知名人士,當數有“股神”和“奧哈馬賢者”之稱的巴菲特。這是一個精明透頂的商人,他充分了解公眾(特別是企業界人士)對他的仰慕,並懂得如何運用這種價值。巴菲特屢次將自己用過的普通物品進行公開拍賣,幾乎到了一種上癮的程度。在1999年的一個慈善拍賣會上,他將自己用了20年的錢包以21萬美元的價格賣出;2004年,他在一張1美元鈔票上籤上自己的大名,在內布拉斯加州的一次教會拍賣會上以100美元的價格賣出;從2000年開始,巴菲特開始在全世界範圍拍賣與他共進午餐的權利——“巴菲特午餐約會”,獲得的收益轉入巴菲特旗下的一家慈善基金會。2003年拍賣地點轉到eBay網上進行。2006年,中國步步高公司創始人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的出價,獲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