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孩子的指導者和協商者,“更年期”的帽子就不會戴在您的頭上了。
最後還是把魯迅先生的第三個觀點奉獻給家長,作為本章的結束語吧:
“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類中的人。因為即我,所以更應該儘教育的義務,交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所以也應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第三章 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功的重要條件
據我觀察,今天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者多。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成為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哈佛女孩兒劉亦婷。形成這種心態當然有多方面主、客觀的原因,而我卻從中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前提
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功的重要條件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 '美'拿破崙·希爾
我對學生說:“坐著時把背直起來,要不該駝背了。”學生答:“我習慣了。”
我對學生說:“寫字時眼睛離本子遠一點,否則該近視了。”學生答:“我習慣了。”
我對兒子說:“不要把報紙拿到地鐵裡去看,車在晃動,對眼睛不好。”兒子答:“我習慣了。”
兒子對我說:“媽,你晚上早點睡,別一耗就是十一二點。”我說:“我習慣了。”
……
“習慣”這兩個字人人熟悉,人人會用,如果從字意上來解釋一下,我找到了兩種版本。1989年版的《辭海》上說:“由於重複或多次練習而鞏固下來的變為需要的行動方式。”《現代漢語詞典》上寫的是:“在長時期裡逐漸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動,傾向或社會時尚。”兩種解釋雖略有不同,但基本涵義是一致的,對於個人來講就是一種行為,而這種行為是“多次重複,逐漸養成的”,且“一時不容易改變”。也就是說人們往往在固守著自己的習慣,而固守的一個重複原因就是人們普遍把習慣看作“小事一樁”。隨地吐痰,足球場上的京罵,不分場合的嚼口香糖,隨意打斷別人講話,亂丟垃圾,赤膊乘公交車,手指沾著口水翻書……哎呀!不敢再往下列數了,咱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太多了,但似乎都是些不經意間的小事。殊不知在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這些“小事”卻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據說,在義大利某國際機場,專門貼有中文提示:請不要隨地吐痰。稍有民族自尊心的國人都會感覺臉紅,甚至認為這是對咱們中國人的侮辱,可是這份侮辱不是咱們用自己的行動換取來的嗎?一口痰就能讓我們丟了國格,這事還小嗎?
我周圍的朋友、同事、學生都知道我是個球迷,其實我是在中國足球甲級聯賽開始之際,為了能與孩子們有共同語言而“逼”著自己去學看足球的。1998年北京國安隊在工體主場的比賽我幾乎場場不落。在逐漸懂得了基本陣型,知道了什麼是角球、點球、任意球,明白了什麼是越位的同時,我感受到了看球的樂趣,增加了一項業餘愛好,豐富了自己的生活,但是也增添了一份北京人的羞恥感,那就是球場上屢教不改的“京罵”。一部分北京球迷的習慣用語——兩個不相干的字被組合在一起,用來宣洩不滿,用來傷害別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有人大言不慚地說:“習慣了,沒辦法。”鑑於此,我真的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揪一份心,這種習慣不根除,可是會給咱北京,給咱中國臉上抹黑呀!
2002年《北京青年報》曾報道“天安門清理出了60萬塊口香糖殘渣,為此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圍繞這種不文明行為,我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了一次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隨地吐口香糖就是一種個人的不良習慣,但這種不良習慣到了“成災”的地步,反映的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了。其實說起來中國人嚼口香糖不是什麼歷史悠久的事,剛嚼了這麼幾年,就養成了隨地亂吐的壞習慣,而且絕大多數人都是在明知故犯,是我們的文明教育不夠及時呢,還是這些人的劣根性使然?總之,不良習慣暴露了我們人文素質方面的缺憾。
看來個人習慣對國家,對社會都會產生不可小視的影響。道理也很簡單,構成社會的基本元素就是個體的人,而個人行為才構築了社會風氣、社會道德以及社會評價標準。那麼個人習慣,尤其是今天青少年的個人習慣與他們的成長、前途乃至命運有什麼關係嗎?我特別贊同專家們的觀點:行為培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