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雖然思宇在法律上失去了母親,但他並沒有失去母愛。每到母親節的時候,思宇都會記得問候母親,平時母親也會經常來看望他。週六、週日小思宇更是整天呆在姥姥家。爺爺更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導、教育他:成年人選擇離婚是他們的自由,孩子不應該為此指責自己的父母。寬容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性。並且告訴他要尊重別人選擇的權利。
童年的張思宇在爺爺奶奶的悉心教導下,並沒有失去愛人、容人的能力和胸懷。這是“愛的教育”給予他的最寶貴的東西。
在現實生活中,隔代人之間往往會毫無目的地溺愛。思宇的姥姥以前很溺愛他,思宇想吃什麼,想要什麼,他姥姥都毫不猶豫地滿足他。自打爺爺、奶奶、姥姥在思想上達成一致後,他們對思宇的愛變得“嚴厲”起來,處處要求他自立。他們認為孩子早晚總得自立,孩子的自立能力必須從小時候開始培養,大了再培養就晚了,否則就害了孩子,孩子反過來也會恨家長。因愛成恨的事並不在少數。
爺爺奶奶從小就教思宇:“一個人只有自立才會受人尊敬。”在生活中他們也這樣要求他。他很小就自己洗衣服。從小學開始,每天家裡吃完飯都由他洗碗。開始他做不好,爺爺奶奶就有意識地鼓勵他,培養他的動手能力、自立精神,讓他從小就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願意為別人服務的意識。
在學習上,張思宇小學時候的成績並不好,天資也很一般,開始還老要人手把手地教。但爺爺奶奶意識到,這樣會使孩子產生惰性,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其實只要有了興趣,孩子自己就會主動鑽研,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於是,奶奶就採取不同階段樹立不同目標的方法激勵他。
比如,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數學成績不好,奶奶就和他一起學習,一起做題,看誰做得快。小孩子就是這樣,有人比著就有了勁頭,想不通的問題就使勁想,逐漸地就會從量變到質變,說白了就是開竅了。奶奶一直採用這個方法,給予思宇精神上的動力,使他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大大提高。
這一方法十分奏效,漸漸地思宇學會了自己給自己定目標。比如下一次考試要考第幾名、哪門功課在三個月之內要超過哪位同學,等等,名堂挺多,都是他自己制定的。在小學六年級時,思宇就以北大西語系德語專業的叔叔為目標,並和奶奶訂了“君子協定”:在學習上要超過叔叔,至少也要趕上叔叔。
思宇的爺爺說:“給孩子樹立目標這個辦法特別好。現在思宇學習很有上進心。小學三年級以前他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習起來可沒有現在這麼自覺。人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自然也就有了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和生活一樣,都應該讓孩子自立完成。學習畢竟是自己的事,別人代替不了。比如,上小學的時候,有一些文章、詩詞要求背誦,通常老師都要求家長輔導孩子背課文,由孩子背,家長對照課文檢查。而思宇的爺爺認為這個方法不好,就要求他自己背課文,背完之後默寫在紙上。既然能默寫出來,自然也就能背出來。這樣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培養了他自學的能力。
培養自學能力的另外一條重要途徑是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開始,思宇的爺爺奶奶為了引導他,經常給他推薦課外讀物,像《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但他看沒看進去、看沒看懂,沒法掌握,思宇的叔叔想了一個好辦法:每次思宇看完一個章節或一本書,就讓他給叔叔複述主要內容。如果講得不對,就建議他再看一遍,看完了再講,直到講得大致符合書的內容為止。
隨著課外知識的不斷積累,思宇的精神世界日益充實、豐富。這使得張思宇對一些類似“追星”這樣的社會現象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他提起學校裡“追星”的同學十分不屑:“他們層次太低。”這使爺爺奶奶感到安慰,但為了防止他由此輕視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就及時教導他:“追星是別人的自由選擇,不要忘記寬容。別人有不足,要熱心幫助,而不是嘲笑、輕視。”
現在很多孩子由於父母平常不注意教育,小小年紀就很自私,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現在是市場經濟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既競爭又合作。隨著時代的進步,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人都是複雜系統中的一分子,人與人之間如果不合作是幹不成事的。要合作成功就不能自私、自大。
思宇爺爺總結出了一個觀點:人要有博大的胸懷,才能承載高遠的理想,才能經受命運的磨礪,從而才能成就不凡的事業、獲得生活的幸福。順著這一觀點,爺爺奶奶順理成章地總結出一條品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