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 在北京和青年時的女友結為伉儷。他在中國生活了整整30年,其間只有一次短暫的 中斷。剛到北京時,他在一家漢堡的公司工作。1911年,他轉到西門子代表處,地 點仍然是北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在協約國的壓力下於1917年對德國宣戰, 但是這段時間拉貝仍然留在北京。他很有策略地讓中國官員相信,戰爭期間繼續由 他來經營西門子駐北京代表處不僅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國的利益。 在中國,要做到這一點並非不可能。
但是在1919年,中國在英國的壓力下,將拉貝和其他德國人遣返回國。當時在 中國,人們是不希望看見來自德國的競爭對手的。僅僅過了一年,拉貝又上路了, 他途經日本,回到了中國,為西門子駐北京代表處重振旗鼓,不過這一次他以一家 名義上的中國公司作掩護開展業務,直至西門子洋行(中國)總部在上海獲准正式開 張。開始的時候他在北京和天津工作。從1931年起,他擔任西門子駐南京辦事處經 理,那時南京已經是中國的首都了。1938年3月,西門子洋行將拉貝召回,把他調到 西門子在柏林廠家的管理部門工作,自那以後再也沒有對他委以重任。拉貝65歲退 休,兩年後去世,那是1950年1月5日。
如果約翰·拉貝沒有在半年的時間中,一邊兼顧洋行的日常業務,一邊將個人 的安危置之度外去拯救25萬中國人,那麼以上介紹的生平就是一個普通海外商人的 生平,沒有什麼不同凡響,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之處。
南京市把約翰·拉貝先生看作是仁愛的典範,將他的墓碑安置在城市的一個紀 念館裡。(譯註:指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997年5月,拉貝的墓碑 由柏林運往這裡)
誰要是以為中國沒有仁,那就大錯特錯了。
弟子樊遲問他的老師孔子:“何謂仁?”“愛人。”孔子答曰。
孔子哲學的道德倫理核心就是仁,因此他一再反覆提及這個概念。就對人的要 求而言,孔子所教導的,以及中國人民2500年來所領悟的,至今仍有現實意義。
約翰·拉貝是一個質樸的人,只要能做一個正派的漢堡商人他就已經心滿意足 了。他樂於助人,謙遜可親,充滿理智,恢諧幽默。這後一點尤其體現在艱難困苦 的時期,他總有辦法讓自己心平氣和地與別人達成共識。他從不高高在上,而是相 處隨和。如果他有什麼不滿要記在日記裡,他總是會在後面加上“其他人也同樣如 此”或“別人比我條件還差”等諸如此類的句子。他在日記中提到的經常是一些身 處困境中的人,他是如何努力去幫助他們的。他把幫助危難中的人看作是自己的職 責,這也是他和周圍的人的不同之處。
拉貝在中國有很多朋友,其中有德國朋友,也有外國朋友。他能說一口純正的 英語,這一點我們已經知道了;不過他要寫起法語來也是無懈可擊的。他寫了很多 書,大部分是關於他在中國的生活,書中還配上了照片和別緻的幽默畫。他的書大 多是純個人的記錄,從未發表過,雖然只是手稿,卻裝訂成冊。對中國的藝術,他 談不上精通,可也略知一二。他在文學、音樂和科學研究領域沒有專長,但是念上 幾首感傷詩卻能使他淚流滿面。他心腸軟,但卻不外露。他是一個實幹家,處理所 有的實際工作都非常得心應手。他對政治的興趣平平,可以講,他只對與中國、德 國對華貿易和德國的亞洲政策有關的政治有些興趣。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在很長 一段時間內一直以為希特勒是要和平的。1934年,他在南京建起了一所德國學校, 當然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上學,他的女兒那時已經完成了學業,兒子在德國南部的 一所寄宿學校唸書。作為這所德國學校理事會的理事長,他必須得到帝國當局和德 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批准,申請教師和教學經費,為此他於1934年加入了國社 黨。
他質樸忠厚,富於理性,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廣受稱譽,卻從不招搖;他以 仁愛之心待人,以仁愛之心待中國人,置個人安危於不顧,救他人於水深火熱之中; 他日夜操勞奔波,不僅隨時隨地幫助別人,在救助過程中同時還能審時度勢地處理 政治事務,表現出高超的組織才能和得體的外交手腕;他同美國朋友密切合作,經 常是冒著生命危險,為處在日本佔領軍下的25萬中國人提供相對安全的保護。在當 時那樣的情況下,拉貝竟然還能安排出時間來記日記,簡直不可思議。
他的朋友對他交口稱讚,中國人把他奉為聖人,就連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