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根成為多中的一;彼一時,四根成為一中的多。他說,這些東西之間相互變化,永不停止,一會兒透過愛而結合為一,一會兒因為爭而分化為多(KRS348)。
正文 恩培多克勒(3)
福哇手機 更新時間:2010…11…2 7:56:27 本章字數:1049
愛與爭是吸引與排斥力量的原型,吸引與排斥是歷代物理學理論中的比喻說法。在恩培多克勒看來,歷史是一迴圈過程,有時愛占主導地位,有時爭占主導地位。在愛的影響下,這些元素結合成一個同質的、和諧的與燦爛的領域,使人想起巴門尼德所說的宇宙。在爭的影響下,這些元素分崩離析,但當愛開始重新取得原已喪失的地位時,所有不同的物種便出現了(KRS360)。所有這些複合物,譬如動物、飛禽與魚類,都是生滅不定的短命生物;只有這些元素永久長在,只有宇宙迴圈週而復始。
為了解釋物種的起源,恩培多克勒提出了一種不同凡響的適者生存進化理論。首先,這些元素透過化學混合而出現肉與骨,肉由火、氣與水構成,三者成分相等;骨由兩分水對上兩分土和四分火構成。從這些成分中,形成單體的四肢與臟器:譬如沒有眼眶的眼睛,沒有臂膀的胳膊,沒有脖頸的面部(KRS375…376)。這些部分四處漫遊,直到偶然找到夥伴;它們結合在一起,開始時經常不太適應,於是,便出現了多種畸形:譬如人頭牛身,牛頭人身,面部和乳房朝前或朝後的陰陽人(KRS379)。這些偶然生成的有機體,大多是脆弱的或不育的;只有最為適宜的結構,才會倖存下來,成為我們所知的人類或動物種類。他們適合繁衍的能力純系偶然,而非有意設計(亞里士多德,Ph2。8。198b29)。
亞里士多德之所以推崇恩培多克勒,是因為後者率先把捉住不同有機體的不同部分具有同質功能這一重要的生物學原理,譬如,橄欖與雞蛋,樹葉與羽毛就是如此(亞里士多德,GA123731a4)。但是,亞里士多德也輕視恩培多克勒企圖將目的論還原為偶然機遇的說法,多個世紀以來,生物學家追隨的是亞里士多德而非恩培多克勒。讓恩培多克勒可以含笑瞑目的是,達爾文(CRDarwin)祝賀他“暗示出物競天擇的原理”。
恩培多克勒運用四根說來說明感性知覺,所依據的原理是同類相知(likeisknownbylike)。在《淨化》一詩裡,他將自己的物理學說與畢達哥拉斯的靈魂轉生說(doctrineofmetempsychosis)結合在一起。無論是神還是人,凡是有罪者都要受到懲罰,爭會把他們的靈魂投入到陸地和海里不同的物種身上。輪迴(acycleofreincarnation)對於享有特權的人類階層而言,保留著他們最終被神化的希望,這些階層包括預言家,吟遊詩人,醫生與王子(KRS409)。自不待言,恩培多克勒認為自己兼有所有這些職業特徵。
正文 恩培多克勒(4)
福哇手機 更新時間:2010…11…2 7:56:30 本章字數:872
在他的著作中,恩培多克勒不留痕跡地遊刃於兩種模式之間,即嚴格的機械論模式與神秘的宗教論模式。他有時借用四位神祇的名字來代稱四種元素(宙斯,赫拉,阿多尼斯,內斯特斯),將他所說的愛與愛神阿佛洛狄特等同視之;他對愛神的稱讚與描寫,預示著席勒的偉大詩作“歡樂頌”(KRS349)。毫無疑問,他自己對神性自以為是的要求,就像他剝去奧林匹亞諸神各自的神話色彩一樣,會以同樣的方式大打折扣。但這一點引起後世的關注,他死後的傳奇故事尤其如此。
傳說,一位名叫潘西雅(Pantheia)的女人,在內科醫生以為她已死亡且放棄醫治時,卻在恩培多克勒的醫治下奇蹟般地死而復生。為了表示慶賀,他在埃特納(Etna)火山腳下的一位富人家裡,舉行了一次祭祀宴會,應邀80位客人出席。當其他客人入睡後,他聽到天上在呼喚他的名字。於是,他急忙趕到這座火山頂上,彌爾頓(Milton)有詩為證:
為了讓人相信
這位神祇熱切地跳進埃特納火山的烈焰之中。
(《失樂園》III470)
阿諾德(MathewArnold)在他所寫的《恩培多克勒在埃特納山上》(EmpedoclesonEtna)一詩裡,將這個故事進而戲劇化了。他讓這位站在火山口邊上的哲學家,親口道出下列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