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拿他沒辦法。如果周揚真的也跟哥哥那樣成為一個賭徒,那周家還成什麼樣子,還有什麼希望?祖母和母親聽他這麼一說,給鎮住了,知他去意已決,阻擋不住,也就只好由他去了。 。。
1 好學多思一少年(3)
周揚去長沙進了一所補習學校,主要是補習英語和算術。家人不放心,派舅舅一同前去照顧他。他們吃住在旅店。有時舅舅只顧自己去玩,幾天都不回旅店。舅舅不管他,他倒也樂得自在。周揚在長沙補習了半年,進步不小。開始的時候,他連英文字母都不大認識,同學們的英語程度都比他高,看不起他。但他天資聰明,又肯用心去記,沒過多久,英語成績就名列前茅了。
補習結束之後,周揚回到益陽,即考入縣城一個教會中學,成為這個中學的一名插班生。因為是寄宿,生活比較苦,周揚感到很不適應,一個學期還沒有讀下來,就自動退學了。
就在這時,周揚結婚了。夫人吳淑媛,是個官宦人家的女兒。
吳家祖上曾在江蘇瓜洲當水軍總督,好像是個一品官,人稱吳軍門。吳家境比周家富有,在縣城還有個公館。周、吳同歲,吳比周大幾個月。結婚後,他們很快就生了一個女兒,但只活了兩三歲就死了。後來,他們先後有了三個兒子:周艾若、周邁、周嶽。
周揚又去長沙攻讀,依然是補習性質。這次陪讀的則是吳夫人,此外還有兩個傭人。他們依舊住在旅店中。周揚唸書,有個特點,他不是按部就班,一年年地接著往下念,而是跳著念。他在長沙讀了兩年書,在學業上有了一個飛躍的進步。在思想上也有了一個重大的收穫,接觸了大量有關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資訊,眼界比過去開闊了許多許多。
其間,周揚曾和他一同在長沙補習的同學林柏森兩次去報考武漢的一所大學,他們倆人兩次都落榜了。周揚不免感到有點沮喪。
林柏森鼓勵他不要洩氣,繼續補習,下次再考,總能考取。
他們倆第三次來到武漢,走上考場。結果,太令人驚喜,又太出人意料。這次周揚考得出奇的好,竟名列榜首;林柏森古文很好,在周揚的心目中,比他的學問多得多,不料卻又一次落榜了。
周揚後來回憶說,當他去看榜時,擔心自己考不上,就從後面往前看,看了一半還沒有發現自己的名字,心裡直打鼓,心想這回肯定又完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排在第一。真叫人喜出望外!
周揚對自己的考中感到高興,對朋友的落榜深感意外,深表同情。他是個很重情義之人,見朋友因落榜而情緒不佳,便毅然放棄這次入學機會,同林柏森一起返回益陽。他們坐輪船回家去,不曾想,在船上恰巧遇到了這所大學的招生負責人,當那人得知周揚考取了他們學校的第一名,並聽了周揚對林柏森的推崇之後,就勸他們一起到學校報到;保證接收林柏森入學。可是,這兩位年輕人卻不領情。林柏森堅決不同意,他要憑自己的本領堂堂正正地取得入學的資格。周揚也覺得那樣做,似乎有辱於朋友也有辱於自己的人格。一個有志氣,一個講義氣,他們一致謝絕了這位先生的一片好意,共同放棄了去武漢上大學的機會。今天的人們也許會笑,這兩個毛孩子是不是有點犯傻?可是當時他們就是這樣,“傻”得可愛。
這時,周揚已與大哥分家。祖母、兄弟倆一人一份。他分得40畝田和一點財物。不久,不多的一點錢就花光了。接著,就開始賣田。沒有多久,把田也幾乎賣光了。幸虧夫人吳淑媛家裡很富有,有她孃家接濟,他們全家還不用為生活擔憂。到20世紀40年代初,周揚家中就什麼都沒有了。
武漢考試,名列榜首,對風華正茂的周揚來說,無疑是個很大的鼓舞。周揚幻想聯翩,何不到上海一試?那時,《新青年》雜誌社早已從北京遷往上海,成為共產黨中央的機關刊物,創造社的《創造週報》、《創造季刊》,文學研究會的《小說月報》,田漢的《南國》半月刊等,這些廣受青年們喜愛的刊物都在上海出版。那裡集中了許多中國知識分子的精英,青年們崇拜的精神偶像,那可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啊!他決心離開湖南,前往上海考學,在那裡求得發展與進步。
2 上海求學與東瀛取“火”(1)
急切吸收外來知識 1925年秋,17歲的周揚從湖南來到上海,考入上海南方大學。不久,因該校校長江亢虎早投靠北洋軍閥,其復辟陰謀被揭露,一部分教員、學生造了他的反,另組國民大學,周揚於是轉入新組建的學校就學。1926年再轉入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