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史上儒家的這種理想從未在現實中造成實質性的影響,自然在鄉村建設中也難見其成。1981年梁漱溟在給原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工作人員盧資平的一封信中寫道:“鄒平為我過去致力鄉村建設之地——在鄒平首尾不滿八年,幸承地方父老不棄,而實未能為地方造福,思之歉然。”這確實說出了梁漱溟的心裡話。也就是說鄒平鄉村建設試驗的效果與梁漱溟的期望目標,距離是很大的。
不過,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程序中,我們似乎還是可以從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中借鑑到一些有用的東西。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韓國新農村建設的成功,以及日本、臺灣在農村建設中,均在其實踐中吸收了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中有價值的內容甚至某些可操作性的具體設計,如合作組織的建立等,由此可見這一歷史的現實意義。梁漱溟在《鄉村建設理論》中提出,經濟建設要“從農業引發工業,更從工業推進農業;農業工業壘為推進,農業乃日進無疆。”這裡明顯有以“工業反哺農業”的思想。因此,如果我們“放寬歷史的視野”,就可以充分肯定梁漱溟鄉村建設理論及其實踐在中國革命勝利後、乃至在今天仍有很高價值,仍然是我們現代化建設中重要的本土精神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