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雨果在小說裡發表的見解既非全對,亦非全錯。對於保王黨人的武裝叛亂和殘忍屠殺平民的行為,革命政權只有以眼還眼,這樣才能儲存自身。但也無可諱言,雅各賓黨矯枉過正,存在濫殺現象,這就是為什麼雅各賓黨的專政維持不了多久,連羅伯斯比爾也上了斷頭臺的原因。據馬迪厄的《法國革命史》考證,一七九四年,當局嫌斷頭機行刑太慢,便輔之以炮轟、集體槍斃、沉船,一次就處死幾百人。因此,雨果提出勝利後應實施寬大政策,是針對革命政權的極端政策而發的,具有合理、正確的因素。但戈萬之所以放走朗特納克,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敵人也能實行人道主義,共和軍就不能實行人道主義嗎?這裡,雨果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的觀點集中表現為這句話:“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
雨果將革命和人道主義割裂開來是錯誤的。革命與人道主義可以統一,而且應該統一起來。就拿資產階級革命來說,這是對罪惡的、不人道的封建制度的清算,而代之以更人道的社會制度;自由、平等、博愛,就是以人道主義為基礎的,比起封建主義的人身依附關係。貴族特權、森嚴的等級制度要前進一大步。然而,在有敵對階級存在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