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造磚的方法,用泥作成方塊,再用火燒透,他們就拿磚當石頭,又拿石漆當灰泥,建造起繁華的巴比倫城,。
人們為自己的業績感到驕傲,他們決定在已比倫修一座通天的高塔,來傳頌自己的赫赫威名,並作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標記,以免分散。因為大家語言相通,同心協力,階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挺順利,很炔就高聳入雲。
上帝是不允許凡人達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們這樣統一強大,心想,他們語言都一樣,如果真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上帝曾把希望具有他那樣智慧的人趕出伊甸園,又用劍與火看守生命樹上的果子,不讓人分享。今天他要再一次制止人類接近自己的狂妄。上帝就離開天國到人間,變亂了人們的語言。人們各自操起不同的語言,感情無法交流,思想很難統一,就難免出現互相猜疑,各執己見,爭吵鬥毆。這就是人類之間誤解的開始,當然這也註定世間要增加一種本屬多餘的職業——翻譯。
修造工程因語言紛爭而停止了,通天塔終於半途而廢。人們分裂了,按照不同的語言形成許多部族,又分散到世界各地。
上帝在這裡變亂了人們的語言。“變亂”一詞在希伯來語中讀作“巴比倫”。所以,以後人們就管那座城市叫巴比倫城,管那座半途而廢的塔叫巴比倫塔。(創31:1一31:9)
吾珥的富翁
挪亞的三個兒子分別立國,閃的後代中有一個富翁,叫他拉。
他拉生活在蘇美爾的古城吾洱(遺址現稱泰勒蓋那爾)。吾珥城最初是由古代蘇美爾人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建立,1000年後,這裡成了蘇美爾國的首都。我們的故事大約就發生在這個時期的吾珥。
那時,吾珥異常繁榮。城市曲曲彎彎的大街小巷總是熙熙攘攘的,一派熱鬧景象。寬敞的街道擁擠萬分。馱驢商隊或者國王的衛隊不時地嗆喝著從人群中費力地透過。只有當身穿白色法衣的祭司步履莊重地走過來時,人們才畢恭畢敬地閃卉道路。吾珥城中央聳立著一座遠近馳名的圓形金字塔,塔頂上是供奉月神南納辛的神殿。
當時吾珥城的郊區看起來就象是百花盛開的花園。大大小小縱橫交叉的人工渠裡緩慢地流著從幼發拉底河引來的河水。運河是本城的自動給水系統,全城人都靠飲用這水生活。一塊塊“井”字形的田地裡種的大麥和蔬菜鬱鬱蔥蔥,橄欖樹、椰棗樹、肥美的草原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到處可以看到農民和奴隸赤著黝黑的上身,在田地裡勞動。幼發拉底河上航行著一艘艘裝滿貨物的大木船。遠行走累了的商人和放牲口的牧人三三兩兩地偎依在門旁和城牆邊歇息。
他拉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到70歲時生了三個兒子:亞伯蘭、拿鶴、哈蘭。哈蘭英年早逝,留下孤兒羅得。
那個時候他拉一家信奉的不是聖經中的上帝那和華,人際倫常也不象今天這樣,兄妹之間,叔侄之間都可以結合。亞伯蘭和拿鶴各娶了妻子,都是自己的親戚。亞伯蘭的妻子叫撒萊,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比他小10歲。拿鶴的妻子叫密迦,是哈蘭的女兒,是自己的侄女。
他拉很富有,他住在華麗的房子裡,家中奴僕成群,養了千百隻羊,還有一間盛滿金銀財寶的寶庫。他的兒子們幫助他料理家務,管理那些替他放牧的奴隸。他拉早就放棄了遊牧生涯,經營起商業來。他還是吾珥城中受人尊敬的著名族長。
他拉的家就建在城裡自由民區,緊依著城牆。那是一棟兩層樓房,用磚蓋的,刷上了白灰的外表顯得莊嚴肅穆,就象它的主人一樣。房門後的穿堂裡安有水池,客人來了可以淨手和洗腳。院子裡砌上了石頭,整潔、寬敞,空氣和陽光都很充足。有一架石梯通向樓上,樓上是幾間臥室,各臥室之間用由四根柱子支起的室外走廊相連線。室外走廊上面覆著坡度很大的蓋,雨水順著良蓋流到院子裡,再順著院中的水渠流到大街上去。梯子欄杆後面是陶磁盥洗問,還有廚房、倉庫和磨房,女奴們在那裡推磨碾面。
房子的第一層裡有祈禱室,裡面供著家神雕像,祈禱室的石板下面是家族裡死去的人的泥棺。
他拉經管整個家業,他安排人力,管理帳目,處理買賣業務。
每天早晚他都向家神膜拜,每逢節日則到金字塔塔座前,虔誠地禱告月神。他已經老態龍鍾,掙來了一大筆家產,看樣子,他將在富足與寧靜中度過餘生。但忽然有一天他拉決定放棄吾珥城舒適的生活,關上家門,離開故城吾珥,遷移到遙遠的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哈蘭去。(創11:10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