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險境,產生了“斯德哥爾摩”式心理症狀,歎服諸葛亮是“神人”。周瑜也說“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及也!”諸葛亮得意之餘,上課說:“凡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知軍情,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乃庸才也。”他埋汰周魯是庸才,翻過來又說自己的神機妙算是“譎詐小術,何足為奇”,語氣漸涉狂誕,至於那句“我命繫於天”,簡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這是羅貫中的刻意安排,讓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了出來。諸葛亮的謹慎,不過是假謹慎之外衣行冒進之事實而已。
羅本《三國》並不認可諸葛亮引以為豪的“小術”。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從不行險,甚至“奇謀為短”。羅貫中是以“戲說”的形式,來講解做大事業成敗的各種關鍵因素,而決不是《臨江仙》裡“是非成敗轉頭空”的假超然。
對了,那首調寄《臨江仙》是明朝人楊慎所作,是清代的毛氏父子給安在《演義》開頭的,它並不能代表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本意。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群英會”玄機何在
——看周瑜如何讓蔣幹中計
基礎教育的課本中,從《三國演義》中選擷的章節,有兩篇是關於赤壁之戰的,一篇是《群英會》,一篇是《草船借箭》。這兩篇文字,都充滿了“無巧不成書”的精彩。這回,撲再說說《群英會》,並對比一下羅本與毛本在處理情節邏輯上的優劣。
歷史上,曹操平定中原、河北地區後,南下迫降了劉琮,趕走了劉備,趁勢想迫降孫權。不料,孫權陣營中,周瑜、魯肅並一班大將主戰,魯肅還促成了孫權與劉備的聯合。於是,孫權藉機壓倒了主降派。周瑜領兵出戰,與曹操在赤壁隔江對峙。
這是大背景。
對於周瑜個人,曹操有兩次勸降。一次是當年周瑜剛剛投奔孫策時,曹操聽說周瑜青年才俊,便派其同窗蔣幹去勸他跳槽。不料,周瑜同學很堅定,拒絕了蔣學長——孫策與周瑜分別娶了大喬和小喬,已經結為連襟。蔣幹回來對曹操說:周瑜雅量,非言詞所能動也。
再一次是赤壁決戰之後,周瑜圍攻曹仁,曹操又派蔣幹去勸降。其實,這次曹操並沒有期望周瑜變心,派蔣幹去的目的是窺探虛實,力爭削弱孫權對周瑜的信任。從後來的戰事發展看,蔣幹這次去仍沒有達到他既定目的。
所以,“群英會”,必定是羅貫中的虛構。歷史上,赤壁之戰期間,曹操並沒有處斬蔡瑁,而張允更是隻在《演義》中才出現的人物。
羅貫中為什麼要寫“群英會”的故事呢?
他是要說明:一個做大事業者必須著力避免的性格缺陷,是自以為是、猜忌部下。這樣的人,縱使手裡有十分強大的資源,也將難以成事,甚至會自毀長城。而性格有缺陷的人,在遭受刺激或驚嚇的狀態中,也容易被利用,成為反間的棋子。
下面,撲就看看羅本《三國演義》是如何重設這些歷史人物間相互關係的——
前面說到,曹操對江東陣營加以武力恫嚇。孫權召集眾人商議,各路人等,私下紛紛去見周瑜,探問他的意思。最後,孫權也要專門聽他的意見。周瑜三十多歲,就被託以軍務重任,而且處在權威的位置,事業雄心得到極大滿足。
孫、曹兩軍各自到位後,曹操使節來下戰書。周瑜毀書斬使,有意激曹操倉促出戰。曹操上當輕出,結果因為準備不足,首戰被東吳擊敗,士氣受挫。但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精通水戰,將曹軍水寨經營得不錯,周瑜便動了除掉這二人的念頭。
這時,曹操派蔣幹渡江來勸降了。曹操對蔣幹此行沒有奢望,只是希望他觀察一下週瑜的虛實,因為此前周瑜毀書斬使,就已經擺明了不給自己留餘地。
於是,周瑜準備將計就計,借蔣幹之手除掉蔡瑁、張允。
這裡有一點要說明,羅本《三國》之中,蔣幹是個忠厚、遲鈍之人,自尊心非常強,是個夫子自道的人,周瑜利用他的性格弱點,利用“群英會”刺激蔣幹做了蠢事;而在毛本《三國》之中,蔣幹則心術不正,又十分愚蠢,自己幹了蠢事,周瑜的“群英會”純屬多此一舉的得意忘形。
先說羅本。
蔣幹過江,周瑜對蔣學長極盡嘲諷刺激——蔣幹是布衣身份,而周瑜已經是大都督,周圍眾將也威名赫赫。所以,周瑜才會把這場名義上歡迎蔣幹的酒會稱為“群英會”。
群英會上,“面前設金銀器皿,光射眼目”,這是特地刺激蔣幹的寒酸;“文官武將,各穿錦繡之衣”,是對比蔣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