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剿�切陸�〕跡�們也揮枳肪俊U饈俏�裁茨兀恐煊杉煸詰卻��紋�碌鬧鴆郊尤取�
多年之後,“閹黨”早已灰飛煙滅,陸澄源的這一舉動,被輿論界稱為崇禎初年向魏忠賢開的第一炮,海內人士都想望他的風采。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中有陸澄源的小傳,從中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狂士,他反對“閹黨”,卻不願依附於“東林”。在他看來,一名官員如果依附朋黨,彈劾有失公平,雖然是“東林”中人,也可以叫做小人,不應該把楊漣、左光斗作為護身符;如果特立獨行,恪守職責,雖然不是“東林”,也不失為君子,不應該把魏忠賢、崔呈秀作為陷阱。他的這種性格,使他仕途坎坷,罷官以後,放浪山水之間,以詩酒自娛,朱彝尊稱為“狂狷之流”。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不動聲色,逐元兇處奸黨(4)
在陸澄源上疏之後兩天,兵部主事錢元愨也彈劾魏忠賢,直截了當地指出:崔呈秀之所以貪贓枉法而肆無忌憚,原因就在於有魏忠賢這個靠山;如今崔呈秀雖已離去,而魏忠賢還在,這叫做“根株未淨”。他在奏疏中,把這個目不識丁的野心家,歸入歷史上的奸臣趙高、王莽、董卓的行列。錢元愨確實敢於講話,不僅抨擊魏忠賢,而且批評皇帝,對皇帝遲遲不懲處魏忠賢表示不滿。外廷議論,皇帝是顧慮先帝的“付託之恩”,恐怕“割股傷肌”。這當然是有所指的,先帝臨終前,曾經交代,必須善待皇后、重用魏忠賢;為了不辜負“付託之恩”,遲遲不對魏忠賢下手。這顯然是一種激將法,意欲刺激皇帝從速懲處元兇。但是,朱由檢並沒有被激怒,依然在靜觀事態的發展。
三天以後,刑部員外郎史躬盛繼續彈劾魏忠賢,用五個排句列舉他的罪狀:
——舉天下之廉恥澌滅盡;
——舉天下之元氣剝削盡;
——舉天下之官方紊亂盡;
——舉天下之生靈魚肉盡;
——舉天下之物力消耗盡。
罪狀如此嚴重,居然仍然穩坐泰山,位高權重,豈非咄咄怪事!但是,皇帝還是沒有表態。魏忠賢忐忑不安的心情似乎有所平復,錯誤估計形勢,以為皇帝果真念及先帝的“付託”,不敢對他下手,居然到皇帝那裡哭訴一番,意在近距離察言觀色。皇帝一點也不動聲色,察看不到什麼異樣。
隔了一天,國子監生(國立大學的學生)錢嘉徵,上疏揭發魏忠賢十大罪狀:並帝、蔑後、弄兵、無二祖列宗、克削藩封、無聖、濫爵、掩邊功、朘民、通關節。當時的政治術語,現代人有點費解,直白地說來大意是這樣:把皇帝當作傀儡、蔑視皇后、操縱兵權、無視明朝皇室列祖列宗、剋扣分封在各地的藩王俸祿、不尊重古代聖賢、官爵賞賜大肆氾濫、把邊將的戰功據為己有、剝削民眾、開後門通路子。
這個太學生的奏疏,寫得十分深刻,行文縱橫恣肆,鞭辟入裡,後人給予很高的評價。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把錢嘉徵的彈劾稱為“豪傑之舉”,是促使魏忠賢倒臺的轉折點。錢嘉徵也確實有一點“豪傑”的風度,在上疏前慷慨激昂地說:虎狼要吃人,即使赤手空拳也應拼搏;朝廷上下沒有人敢出來鬥爭,我這個草莽小民出來鬥爭,如果忠臣義士能夠響應,死而無憾!朱彝尊認為,這是東漢、南宋太學生抨擊朝政以來,難得一見的高風亮節。
皇帝看了這份奏疏後,擊節讚賞,向魏忠賢攤牌的時機成熟了,當即宣佈召見魏忠賢,命他傾聽由太監朗讀錢嘉徵的奏疏。太監以尖細的嗓音念道:
——天無二日,而阿附諸臣凡有封章必先關白忠賢,至頌誇功德必以上配先帝,及奉諭旨必曰“朕與廠臣”。從來有此奏體否?
——高皇帝垂訓,中涓(宦官)不許干預國政。蓋鑑前代之失,垂後來之戒……乃忠賢軍國重事一手障天。立杖之馬必叱,吠堯之犬必庸。荼毒縉紳,株連士類,凡錢穀衙門、邊腹重地、漕運咽喉,多置腹心,意欲何為?
每一句話都擊中魏忠賢的要害,指責他不僅擅權亂政,而且一手障天,有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老奸巨猾的魏忠賢驚惶失措,喪魂落魄,不知如何是好。從皇帝那裡告辭出來,急忙去找他的密友——先前的信王府太監徐應元,因為他畢竟在皇帝身邊侍候多年,希望他幫幫忙。這個昔日不可一世的大人物,此時低聲下氣,與徐應元稱兄道弟,拍馬送禮。徐應元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趕快辭去東廠總督的職務,暫避鋒芒。
天啟七年(1627)十月二十七日,魏忠賢向皇帝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