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佔呢?因為我有七個兄弟姐妹,不多也不少。第二個,我說我除了是您兒子以外,還有六個角色要扮演。結了婚,是做先生;有了小孩,是做父親;在學校教書,是做老師;在社會上,是個公民;我還要結交朋友,同時也是兄弟姐妹之一,加起來正好七個角色。我就說一個星期有七天,您有七個孩子,我有七個角色,所以我每星期陪您一天不是正好嗎?說實在的,這個理由說出來我自己聽了都覺得無懈可擊。我母親很聰明,她說,好,以後你每星期陪我一天我就滿意了。
所以,人跟人相處一定要溝通,這個時候你要講理,要合乎人情世故,大家就會接受。
人跟人相處需要找到一個穩定的模式,才能長期維持和諧的關係。我們的感情,我們的時間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如果別人要求你怎麼做就怎麼做,怎麼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呢?要分本末輕重。父母親最重要,就是孝順。尤其在父母年老的時候更要用心,事實上我們做的永遠是不夠的。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方式。有的父母要求孩子把書讀好,這不是為自己的面子,而是為了孩子有好的未來。還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多多賺錢,但有時候是能力所限,所以要了解溝通的重要。否則你為了父母的要求就一定去做,萬一違背社會規範怎麼辦呢?萬一超過你的能力,過度勞累怎麼辦呢?儒家思想對我們現代人是非常有啟發性的。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五、以親情為重
《孟子》裡面有一個關於舜的著名假設。孟子有個學生叫桃應,他向老師提出了一個高難度的問題:“舜是天子,父親殺了人,應該怎麼辦?”孟子說:“逮捕他就是了。”學生就問:“舜不會阻止嗎?”孟子說:“舜怎麼會阻止呢?法官是於法有據的。舜把丟棄天下看成像丟棄破草鞋一樣,他會偷偷地揹著父親逃跑,沿著海邊住下來,一輩子開開心心,快樂得忘記了天下。”
好,問題來了,很多人會說,你看,你們儒家重視人的情感,忽略社會正義,難道被父親所殺的人是活該嗎?這還得了,你怎麼可以違背法律呢?等於是窩藏犯人啊!
這個問題可以說得更早一點,《論語》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楚國有一個大夫跟孔子說:“我們那裡有一個坦誠正直的人,父親偷了羊,他便去告發。”孔子說:我們那裡坦誠正直的人跟你們不一樣,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這裡面。”這個例子與孟子所講是連在一起的。要不要為了親情違反法律呢?這是儒家思想今天備受質疑的地方。我們學儒家不要怕被質疑,儒家思想經得起思考的檢驗,才能有真正的作用。
那應該怎麼說呢?在這裡我們要了解,如果舜既要當天子,又要保護他父親,絕對不可以。當天子就要執行法律,任何人犯罪都要依照法律公平對待。但是舜辭掉天子之位後,就是一個單純的人,父親的兒子,兒子保護父親是天經地義。父親做什麼事,我們無從進一步瞭解,比如我可以說,父親殺人說不定是人家要先殺他,他是要保護自己啊;說不定是那個人借錢不還,把父親逼急了;說不定是誤殺,等等,有各種理由。不管怎麼樣,父親還是父親,做兒女的應該儘量保護父母的周全,但是法官按照法律絕對可以追捕。如果追捕到了,舜一定接受,每天負責送牢飯,這是儒家的思想。
在舜的情況下,作為儒家,當然要選擇放棄外在的權力,或是各種名位,然後來孝順父母親。不能簡單地判斷親情、法律孰重,我們要了解,法律不能離開親情。如果一個社會,父親有錯子女都去檢舉,這個社會能存在下去嗎?一個人犯錯有各種可能的情況,我們不是法官,也不可能代替法官來裁斷。如果父親犯錯,我去檢舉他,意味著希望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說你看,這個人大義滅親。但儒家思想裡面沒有“大義滅親”這四個字,為了國家如何而去對付自己的父母親,這不是儒家,這是法家。我們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大部分都是陽儒陰法,表面打儒家的招牌,實際上是法家,並沒有真正實踐儒家的思想。我們今天談孟子,在這點上意義特別重大。
我們再引申一下,前面說到過“父子不相責善”,所以古人易子而教,也是為了保持親情的融洽。父母教子女教到最後,往往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毫無辦法。我自己教書教了幾十年了,有人跟我說,你那麼會教書,教女兒一定很有辦法吧?我說你錯了,我碰到女兒只有四個字,叫束手無策。讓別人來教,反而比我要教得好。這就是易子而教的道理。我們這樣講,不是說不要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當然重要,但它有一個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