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解涅槃,它是無垢淨,無生滅的,若有垢淨生滅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滅”。若從悟後的智者來談論涅槃,是離開垢淨、生滅、增減等一切兩邊的執著,亦即超越於世人所認知的範圍來看世間現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滅。
“諸法從本來”的“法”字,有二義:一、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二、一切物質現象及精神現象。一切符號、一切表現,合起來叫做“諸法”。“從本”的“本”字,是指由無幻有、由幻歸無的空###,即是一切法的自###,原來就是不動不變的,空的本身沒有生滅、增減、垢淨等一切兩邊的問題。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清淨與不清淨等,都是人為的分別認知。
例如人的善惡標準,是從動作行為對自我中心的立場所表現出來;善與不善是出於每一個自我對行為結果的判斷,與客觀的行為本身無關。例如老虎吃人,對人而言是可惡的行為,對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無所謂善惡。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醫生用手術刀是救人,土匪用兇刀是殺人。因此用刀的行為本身沒有善惡,加上各人自我立場的價值判斷才有善或不善的區別。
“寂滅相”即是一切現象的本來相,便是空相,不能說沒有,但毋須執著其或有或無。如果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沒有涅槃,圓寂後才進入涅槃,是錯的。涅槃的寂滅相既不離現實的一切現象,當然是本來就有,一直都有;不過是在佛陀成道之後才發現世間現象,本來就是涅槃。也可以說,如果當你體悟到絕對的、超越的智慧之時,你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一切都與涅槃相契相應。不是死亡之後什麼都沒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遠離開世間才叫寂滅。
。 想看書來
第一義諦
說諸行處,名世界法;說不行處,名第一義。
——《大智度論卷一釋初序品中緣起義》
這個偈子是說,心中有牽掛,便屬凡夫世界;心中無牽掛,便見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稱世間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們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時間過程,間是空間位置,故名世間。由此可知,人有生命過程,也有生活的範圍,所以活在“世間”。如果我們的心理體驗只限於現象界,行為價值亦侷限於現象界,也是在世間,沒有出世間。
“說諸行處”的“行”字,主要是指我們的心理行為,由於外界環境的刺激而使心理產生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等六種困擾,稱為六種根本煩惱。如果心不受環境影響,也就不致產生這六種心理活動,便得解脫,這時叫做“心行處滅”,這兒形容為“不行處”,也叫做第一義諦。此時的煩惱分別相,自我中心的執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義諦的不動相,相對於第二義諦的虛妄,一旦洞明第一義諦,一切現象都是那般地完美現成、無理可述、無心可動、無物可障礙自己的心了。第一義之中沒有煩惱分別的執著,卻有無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類似同情心,而不等於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物件的,也有特定的時段的,慈悲則是平等視一切眾生,永遠關懷一切眾生,依眾生的差別需求,以無私的智慧做反應,給予適時適切的幫助。第二義又名為世俗諦,是從自我中心出發,來看世間事,先有自我的價值判斷,次有自我所執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觀的,亦即《金剛
經》所說的“有所住”心,這時所見的世界,就是能夠引起煩惱痛苦的世間法。
要達到第一義,很不容易,一般人能從理論知道有這種境界,也算不錯了,雖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這個偈子。每當心裡混亂困擾之時,告訴自己:不要接受環境的擺佈,不要接受煩惱的作弄,對人要存慈悲心,對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來,也就不致於那般地痛苦和煩惱了。
種福有福
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滅。
——《大智度論卷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初品如是我聞一時》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種豆種瓜,只想要享福而不願去種福。《大智度論》這個偈子把眾生的愚昧顛倒,很明確地點了出來。
“世間人心動”,為什麼動呢?因為有貪愛幸福的果報,卻不喜好努力去培養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報、少災難,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處心積慮動腦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機會之門,正在等待著他們進去盡情地享受;也像母雞帶小雞,一天到晚在地上東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著它們去享用,它們終日忙著找可